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玉楼春·其三》,通过对春光的细腻描绘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人生的无奈与愁绪。
首句“风前欲劝春光住”,以拟人手法表达词人对春天即将消逝的惋惜,仿佛春风能听懂人的劝说。接着,“春在城南芳草路”描绘出春天的景色,城南小径上绿草如茵,春意盎然。
“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两句,将春天的花朵比喻为落花,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而自己则如同随风飘落的柳絮,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一句,通过镜子中的白发反映出岁月的无情,词人感叹自己未能把握青春,反倒是春天辜负了自己。这里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易逝、壮志未酬的感慨。
最后,“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收束全诗,梦醒后人事已非,词人的心头愁绪仿佛凝聚在那梨花纷飞、风雨交加的场景,寓情于景,意境凄美。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春天为载体,表达了词人对人生无常、岁月匆匆的深深感慨,以及对自己未能实现理想的遗憾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