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未相见,随处见君诗。
食檗心常苦,看山眼独疲。
片云清竹院,骤雨涨鱼池。
每想同居士,谈禅及此时。
十年未相见,随处见君诗。
食檗心常苦,看山眼独疲。
片云清竹院,骤雨涨鱼池。
每想同居士,谈禅及此时。
这首诗是明代僧人释今无对友人陈乔生的回应。诗中流露出深厚的情谊与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首句“十年未相见,随处见君诗”表达了长时间不见面后,诗人通过阅读友人的诗歌来感受其存在的心情,既含蓄又深情。接下来,“食檗心常苦,看山眼独疲”两句,以“食檗”(苦味)和“看山”(疲惫)的形象比喻,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苦楚与对自然景色的深沉凝视,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片云清竹院,骤雨涨鱼池”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清冷的画面,片云飘过清幽的竹院,骤雨过后,鱼池水位上涨,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平静与对外界变化的敏感感知。“每想同居士,谈禅及此时”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每当想起与友人共同探讨佛法的时光,心中便涌起无限的感慨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生活的深刻体验以及对自然美的欣赏,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乌回山下寺,闲抱一琴游。
客路黄花晚,江城寒露秋。
持书谁送酒,怀古独凭楼。
想尔西风里,绕篱吟未休。
问春为谁来、为谁去,匆匆太速。
流水落花,夕阳芳草,此恨年年相触。
细履名园,闲看嘉树,蔼翠阴成簇。
争知也被韶华,换却诗人鬓边绿。
小花深院静,旋引清尊,自歌新曲。
燕子不归来,风絮乱吹帘竹。
误文姬、凝望久,心事想劳频卜。
但门掩黄昏,数声啼鴂,又唤起、相思一掬。
冰条木叶。又横斜照水,一花初发。
素壁秋屏,招得芳魂,彷佛玉容明灭。
疏疏满地珊湖冷,全误却、扑花幽蝶。
甚美人、忽到窗前,镜里好春难折。
闲想孤山旧事,浸清漪、倒映千树残雪。
暗里东风,可惯无情,搅碎一帘香月。
轻妆谁写崔徽面,认隐约、烟绡重叠。
记梦回,纸帐残灯,瘦倚数枝清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