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湖上拥高幢,湖色山光一并降。
借问主人年几几,干支数尽又逢双。
东湖湖上拥高幢,湖色山光一并降。
借问主人年几几,干支数尽又逢双。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东湖的壮丽景色,以及对主人年龄的巧妙询问。首先,“东湖湖上拥高幢”一句,运用“拥”字生动地展现了东湖边高大建筑的壮观景象,与湖水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和谐之美。“湖色山光一并降”,则进一步强调了湖水与山色融为一体,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这种将自然美景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手法,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
接下来,“借问主人年几几,干支数尽又逢双。”这一句通过提问的方式,既表达了对主人身份的好奇,也巧妙地融入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这里的“干支数尽又逢双”不仅指出了时间的循环往复,还暗含了对人生阶段的思考,即每过一轮十二年(干支纪年),便迎来了另一个双数年份,寓意着人生的不断轮回与新的开始。这样的表达方式,既富有哲理意味,又充满了生活的情趣,使得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触及了更深层次的人生哲学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精妙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东湖的美丽风光,还蕴含了对时间、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记个人初见,对著东风,把袖言愁。
特唤起江郎,恨事为拈赋笔,竟不能休。
题残百纸凄怨,暄景变清秋。
尽收拾新篇,装成小本,待寄红楼。
笑书生寒乞,欠碧玉黄金,此是缠头。
签题须郑重,有风流一老,能作银钩。
毛公近推长句,凭仗压江洲。
文字倘传留,濡毫拂砚吾所求。
真人特起春陵,昆阳自古称雄战。
一丸颓堡,三千弱卒,惊雷掣电。
寻邑区区,浪称大敌,弄兵百万。
看回风虎豹,烧成灰烬,虽天意,终人算。
帝业几番更换。眺东都、虚芜玉殿。
天阴月黑,不妨经此,鬼磷红散。
陇上耕夫,扶犁闲说,久无沉箭。
更何人犹托,炎精龙种,时时称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