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气如兰,其人似玉,岂知命比琉璃。
幸有前缘,也曾省识芳姿。
秦楼一夕箫声断,怅香魂、化作云飞。
是耶非,鬓影衣香,梦里依稀。
从今冷落张郎笔,叹画眉无计,枉费唏嘘。
灯暗空房,忍听枕畔儿啼。
那人生小姮娥样,果红尘、无分留伊。
最凄其,月渐团圆,人反长离。
吹气如兰,其人似玉,岂知命比琉璃。
幸有前缘,也曾省识芳姿。
秦楼一夕箫声断,怅香魂、化作云飞。
是耶非,鬓影衣香,梦里依稀。
从今冷落张郎笔,叹画眉无计,枉费唏嘘。
灯暗空房,忍听枕畔儿啼。
那人生小姮娥样,果红尘、无分留伊。
最凄其,月渐团圆,人反长离。
这首《高阳台·挽清河郡兰卿表侄媳》由清代诗人宗婉所作,以哀婉之笔描绘了对亡故表侄媳的深切怀念之情。
开篇“吹气如兰,其人似玉”,以“兰”与“玉”比喻亡者之气质高雅,如同兰花之幽香,美玉之温润,表达了对亡者的赞美与怀念。接着“岂知命比琉璃”,感叹命运多舛,如同易碎的琉璃,暗示了亡者不幸的命运。
“幸有前缘,也曾省识芳姿”,虽有前生缘分,却未能常伴左右,表达了遗憾与惋惜。秦楼一夕,箫声断绝,香魂化作云飞,形象地描绘了亡者的离去,以及诗人内心的悲痛与不舍。
“是耶非,鬓影衣香,梦里依稀”,在梦境中追寻亡者的身影,衣香鬓影,虽是梦中幻象,却也寄托了诗人对亡者的深深思念。从今以后,“冷落张郎笔”,诗人感叹自己再也无法通过文字表达对亡者的怀念,情感之深,溢于言表。
“叹画眉无计,枉费唏嘘”,即使尝试通过画眉来寄托哀思,也徒增悲伤,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痛苦。灯暗空房,忍听儿啼,更添了几分孤独与哀愁。
“那人生小姮娥样,果红尘、无分留伊”,将亡者比作嫦娥,虽美丽却难以留在红尘之中,表达了对亡者命运的同情与无奈。最后“月渐团圆,人反长离”,月亮逐渐圆满,而人却永远分离,象征着诗人与亡者之间不可逾越的距离,情感至深,令人动容。
整首词以哀婉的笔触,深情地表达了对亡者的怀念与哀悼,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楼阁层层冠此山,雕轩朱槛一跻攀。
碑刊古篆龙蛇动,洞接诸天日月闲。
帝子影堂香漠漠,真人丹涧水潺潺。
扫空双竹今何在,只恐投波去不还。
余兄佐郡经西楚,饯行因赋荆门雨。
??燮燮声渐繁,浦里人家收市喧。
重阴大点过欲尽,碎浪柔文相与翻。
云间怅望荆衡路,万里青山一时暮。
琵琶寺里响空廊,熨斗陂前湿荒戍。
沙尾长樯发渐稀,竹竿草屩涉流归。
夷陵已远半成烧,汉上游倡始濯衣。
船门相对多商估,葛服龙钟篷下语。
自是湘州石燕飞,那关齐地商羊舞。
曾为江客念江行,肠断秋荷雨打声。
摩天古木不可见,住岳高僧空得名。
今朝拜首临欲别,遥忆荆门雨中发。
有谋皆轗轲,非病亦迟回。
壮志年年减,驰晖日日催。
还山不及伴,到阙又无媒。
高卧成长策,微官称下才。
诗人识何谢,居士别宗雷。
迹向尘中隐,书从谷口来。
药栏遭鹿践,涧户被猿开。
野鹤巢云窦,游龟上水苔。
新欢追易失,故思渺难裁。
自有归期在,劳君示劫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