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赣关接云淙老师手书兼闻大疏·其二》
《赣关接云淙老师手书兼闻大疏·其二》全文
明 / 陈邦彦   形式: 古风

驱车靡晨夕,川原不我与。

行行度赣关,计旬已盈五。

缅昔发珠江,闻者相枝拄。

夫子未心许,乃亦不色拒。

跃冶固所矜,譬之狂狷侣。

道路阻且长,江皋日延伫。

珍重书中理,进退慎所处。

匪为一身谋,而以观干蛊。

古人有大略,九九尚可举。

言有重百朋,亦有轻一羽。

孤怀惟自靖,遑知吐与茹。

传闻多异辞,沉忧切中腑。

勉旃卜此行,岂必吟梁父。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邦彦在接到云淙老师的书信后,结合听到的大疏内容所作。诗中表达了对云淙老师的深厚敬意和对其书信内容的深刻思考。

首句“驱车靡晨夕,川原不我与”描绘了诗人长途跋涉的情景,表达了对旅途艰辛的感慨。接着,“行行度赣关,计旬已盈五”描述了诗人穿越赣关的过程,时间已经过去了五周,体现了旅途的漫长。

“缅昔发珠江,闻者相枝拄”则回忆起诗人出发时的情景,众人相送,充满不舍。接下来,“夫子未心许,乃亦不色拒”表明了诗人对云淙老师的尊敬,即使对方没有明确答应,也并未表现出拒绝的态度。

“跃冶固所矜,譬之狂狷侣”运用比喻,将云淙老师比作值得尊敬的朋友,表达了对老师的敬仰之情。“道路阻且长,江皋日延伫”再次强调了旅途的艰难,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坚持。

“珍重书中理,进退慎所处”提醒自己要重视书中的道理,在前进与后退之间谨慎选择。接下来,“匪为一身谋,而以观干蛊”表达了诗人超越个人利益,关注更大目标的决心。

“古人有大略,九九尚可举”引用古人智慧,鼓励自己要有远大的计划和策略。“言有重百朋,亦有轻一羽”强调话语的力量,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也可以微不足道。

“孤怀惟自靖,遑知吐与茹”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坚定,无论外界如何变化,都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传闻多异辞,沉忧切中腑”指出社会上存在不同的声音,内心充满了忧虑。

最后,“勉旃卜此行,岂必吟梁父”鼓励自己勇敢前行,不必过分担忧,表达了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长途跋涉的经历和对云淙老师书信内容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对理想的追求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的精神。

作者介绍

陈邦彦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德胜门外·其二

麦临芒种堪收半,黍沃甘膏更长齐。

忧慰总缘农务切,吟诗岂为凑新题。

(0)

大行皇后遐弃倏经两月朕遵旧制以十三日释服而素服诣几筵摘缨聊以尽夫妇之情亦我国朝常例也今既再易月不可同于臣庶百日之制以礼抑哀缀缨除发丧事日远益切哀悰·其一

寤寐求无得,梦魂时尚牵。

亦知悲底益,无那思如煎。

环佩声疑杳,鸾凰信绝传。

椒涂空想像,两度月轮圆。

(0)

午日漫成二首·其二

亶矣光阴逝水遒,墨辛夷败绿蒲稠。

天中忽复临佳节,时雨犹难解宿愁。

新茧献丝虚后望,綵囊结佩忆前头。

晓来那更陈青粽,举案回思泪啜流。

(0)

首夏圆明园·其三

谁云常住不迁流,信是光阴逝水遒。

二十年来消底事,长春仙馆顿长秋。

(0)

平原览古

鬲津河畔此严城,揽结踟蹰论古情。

下士谦恭传赵胜,王臣节义独真卿。

高台吴望陆机筑,荒甸齐军韩信营。

红雨绿云春烂漫,一犁犹自待深耕。

(0)

历下亭·其三

朱栏横绿渚,倒影漾澄泓。

烟柳万千树,春禽三两声。

从来称历下,到此适清明。

流水落花意,维摩句有情。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