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湖海厌狂游,长说仙家景致幽。
阴洞雨龙眠白石,古坛风鹤语清秋。
青枫化客深林静,丹鼎成虹瑞气浮。
遥想吹箫明月夜,群仙应已下沧州。
误解兰缨下彩峰,十年飘泊厌西东。
秋风楚塞尘随马,夜雨吴江浪打篷。
旅邸寂寥芳岁换,仙游烂熳几时同。
罗浮此日南薰转,无数漫山荔子红。
十年湖海厌狂游,长说仙家景致幽。
阴洞雨龙眠白石,古坛风鹤语清秋。
青枫化客深林静,丹鼎成虹瑞气浮。
遥想吹箫明月夜,群仙应已下沧州。
误解兰缨下彩峰,十年飘泊厌西东。
秋风楚塞尘随马,夜雨吴江浪打篷。
旅邸寂寥芳岁换,仙游烂熳几时同。
罗浮此日南薰转,无数漫山荔子红。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孙蕡所作,名为《怀罗浮寄萧炼师》。诗中描绘了诗人对罗浮山的向往与怀念,以及对仙家生活的想象。
首联“十年湖海厌狂游,长说仙家景致幽”,诗人以十年的游历生活为背景,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以及对仙家幽静生活的向往。这里的“湖海”象征着广阔的天地和无尽的旅程,“仙家景致幽”则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宁静、超脱生活的渴望。
颔联“阴洞雨龙眠白石,古坛风鹤语清秋”,进一步描绘了罗浮山的自然景观。阴洞中,雨水与龙共眠于白石之上,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和谐的氛围;古坛上,秋风中的鹤在交谈,仿佛在诉说着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哲理。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罗浮山的自然之美与宁静之境。
颈联“青枫化客深林静,丹鼎成虹瑞气浮”,继续展现罗浮山的神秘与祥瑞。青枫在深林中化身为客人,增添了森林的生机与神秘感;丹鼎炼制的彩虹在空中飘浮,象征着仙家的修炼与成就,同时也预示着吉祥与好运。
尾联“遥想吹箫明月夜,群仙应已下沧州”,诗人想象在明月之夜,吹箫的仙人们已经降临人间,与凡人共享欢乐。这一场景充满了浪漫与幻想,表达了诗人对仙家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超脱境界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罗浮山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仙家生活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宁静、超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构建了一个既神秘又祥和的世界,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美的享受。
胡不舞长剑,挥霍倚余酲。
否亦推杯而起,一啸百灵惊。
竟尔颓然自放,狼藉绯衣皂帽,庄蝶两忘形。
倘赴钧天宴,酩酊觐瑶京。恣酣饮,尽余沥,枕空罂。
手拊鸱夷一笑,螺盏梦中擎。
漫道皤皤空腹,旧径终南芜矣,幻入井眉瓶。
乞汝一椎中,瓮破汝应醒。
梧桐庭院。对花曾解语,游骢系倦。
逗聪明、窣地帘垂,浑不是旗亭,酒边歌畔。
明月窥人,刚移得、窗纱绿满。
岂当前能料,写入生绡,景情都换。太息彩云易散。
忆望中缥缈,玉楼天半。
闹春红、看遍长安,奈廿四番风,飘零空怨。
薄倖樊川,也赢得、三山梦断。
问旧人、得似荷戡,灯前重见。
平安世界,剩有此君家。
旧狂六逸,高隐七贤,来避繁华。
秋一方,春一坞,潇湘入画,水涯还接山涯。此中佳。
分栽有数琅玕,兰成作计原差。
愿化青鸾万尾,交与仙人,尽埽残花。
归未也,惹梦得、风来七碗茶。
天街夜色凭谁领,儿时光景还在。
星不萤流,露方鹤警,照我寸心千载。年芳易改。
尚金粟分辉,银荷散采。
蝉噤蛩愁,背他更自没聊赖。
前途今已漆黑,料量刀尺事,邻壁都坏。
锦褥迎娇,雕盘掷选,那比春宵可买。西风辽海。
且扶醉研骚,添香听呗。认取都家豆棚瓜架外。
罡风真撼孤根,飘零休怅春花早。
寒鸦偎影,哀蝉留蜕,这般严峭。
玉露凋伤,绛云吹散,美人天杪。
忍重提旧事,星榆宿柳,最高处,神仙到。
记否东皇矜宠,遍亭皋、清阴环绕。
是何坏劫,秋声才赋,冬心难抱。
作践由他,萧条至此,閒愁多少。
剩枝头硕果,凭天扶护,待阴霾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