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青原路几许,上高中据万山雄。
乾坤总布阳和脉,朱陆谁多与仲功。
一贯赖君传道艺,三城分席启愚蒙。
康年早赐扶鸠杖,绝顶还应溯上风。
白鹿青原路几许,上高中据万山雄。
乾坤总布阳和脉,朱陆谁多与仲功。
一贯赖君传道艺,三城分席启愚蒙。
康年早赐扶鸠杖,绝顶还应溯上风。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归乡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故乡的眷恋之情。首联“白鹿青原路几许,上高中据万山雄”以自然景观起笔,白鹿在青翠的原野上漫步,远处高山巍峨,既展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也隐喻了友人归途的遥远与艰难。
颔联“乾坤总布阳和脉,朱陆谁多与仲功”转而探讨宇宙与哲学的深邃主题,表达了对天地间和谐秩序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对友人学识与品德的肯定,将友人比作朱熹与陆九渊这样的大儒,强调其在道德学问上的贡献。
颈联“一贯赖君传道艺,三城分席启愚蒙”进一步赞扬了友人在教育事业上的努力与成就,通过传授知识与道德,启迪了无数无知者的心灵,体现了教育的力量与价值。
尾联“康年早赐扶鸠杖,绝顶还应溯上风”则寄寓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在晚年享受安康,如同攀登高峰后回望来路,感受到成长与进步的喜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蕴含了对自然、哲学、教育等多个层面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与人文关怀的作品。
竹里茅檐竹外溪,青琅玕映碧玻瓈。
吟从亭午到薄暮,诗就不知安所题。
篮舆度浮梁,朝岚尚濛濛。
十有九日雨,得晴类投空。
游岩既愿适,访隐亦好从。
道傍得野舍,一径幽且通。
主人谁与者,其祖郑七松。
流风被云仍,真有隐者风。
问年七十馀,曳履不扶筇。
我年仅其半,而已衰龙钟。
岂其养生效,殆自起死功。
若人种艺法,橐驼安取同。
木老德亦熟,闻之苏长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