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道林寺》
《道林寺》全文
唐 / 李建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虽向钟峰数寺连,就中奇胜出其间。

不教幽树妨闲地,别著高窗向远山。

莲沼水从双涧入,客堂僧自九华还。

无因得结香灯社,空向王门玷玉班。

(0)
注释
钟峰:指山峰名。
奇胜:奇特的美景。
幽树:幽深的树木。
闲地:空闲的地方。
高窗:高大的窗户。
远山:远方的山。
莲沼:莲花池塘。
双涧:两条山涧。
九华还:从九华山归来。
香灯社:僧侣社团。
王门:王侯的府邸。
玉班:朝廷官员的行列。
翻译
尽管寺庙接连着钟峰,其中却有特别的美景脱颖而出。
不让幽深的树木占据闲适之地,特意开凿高窗面向远方的山峦。
莲花池的水来自两侧山涧,僧人从遥远的九华山归来。
我无缘加入香火繁盛的僧侣社团,只能空望着王侯的府邸,心中遗憾不能融入其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灵性之所的画面。开篇“虽向钟峰数寺连”即展现了一片佛教圣地的壮观景象,众多庙宇依山而建,给人以深远的感觉。紧接着“就中奇胜出其间”则暗示在这连绵不绝的庙宇之中,每一处都藏有奇特的景致等待发现。

诗人在“不教幽树妨闲地”一句中,表达了一种对自然景观的尊重和顺应。这里的“幽树”指的是那些生长在僻静之地的树木,而“闲地”则是指寺院中的空旷之处。这句话意味着诗人希望这些树木能自由生长,不受干扰,保持自然的本真面貌。

“别著高窗向远山”一句,则描绘了诗人或僧侣在寺内如何寻找心灵上的寄托。高窗不仅是观赏外界风景的一种方式,更是心灵超脱尘世纷扰的象征。在这里,高窗成为了连接远山与内心世界的桥梁。

接下来的“莲沼水从双涧入”描绘了一幅清澈溪流汇聚于莲花沼泽之中的美丽画面。这种景致不仅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客堂僧自九华还”一句,透露出寺中僧侣从远方归来的情境。“九华”可能指的是某个著名的佛教圣地,而这位僧侣则是从那里返回到自己的庙宇之中。这里所传递的是一种归属感和对精神家园的向往。

最后两句“无因得结香灯社,空向王门玷玉班”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修行的一种理解与追求。在没有特定原因的情况下,他参与到了一场以香灯为媒介的宗教集会之中。而“空向王门玷玉班”则显得有些无奈和自嘲,似乎在表达一种对世俗功名的淡泊。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道林寺自然景观与佛教文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超脱以及对于精神追求的执着。

作者介绍

李建勋
朝代:明

猜你喜欢

赴宣州使院夜宴寂上人房留辞前苏州韦使君

白云乖始愿,沧海有微波。

恋旧争趋府,临危欲负戈。

春归花殿暗,秋傍竹房多。

耐可机心息,其如羽檄何。

(0)

狱中见壁画佛

不谓衔冤处,而能窥大悲。

独栖丛棘下,还见雨花时。

地狭青莲小,城高白日迟。

幸亲方便力,犹畏毒龙欺。

(0)

朱放自杭州与故里相使君立碑回因以奉简吏部杨侍郎制文

片石羊公后,凄凉江水滨。

好辞千古事,堕泪万家人。

鵩集占书久,鸾回刻篆新。

不堪相顾恨,文字日生尘。

(0)

折杨枝

官渡初杨柳,风来亦动摇。

武昌行路好,应为最长条。

叶映黄鹂夕,花繁白雪朝。

年年攀折意,流恨入纤腰。

(0)

自古无长生劝姚合酒

奉子一杯酒,为子照颜色。

但愿腮上红,莫管颏下白。

自古无长生,生者何戚戚。

登山勿厌高,四望都无极。

丘陇逐日多,天地为我窄。

祗见李耳书,对之空脉脉。

何曾见天上,著得刘安宅。

若问长生人,昭昭孔丘籍。

(0)

经堕泪碑

羊公传化地,千古事空存。

碑已无文字,人犹敬子孙。

岘山长闭恨,汉水自流恩。

数处烟岚色,分明是泪痕。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