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旦求贤野不遗,如公诸子定逢时。
默期苑里留丹桂,喜向门前获紫芝。
香已与兰盈一室,饵当同术有三枝。
昔年书牖曾呈瑞,报为登科众所知。
圣旦求贤野不遗,如公诸子定逢时。
默期苑里留丹桂,喜向门前获紫芝。
香已与兰盈一室,饵当同术有三枝。
昔年书牖曾呈瑞,报为登科众所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抃所作的《次韵梁浃瑞芝》。诗中以“圣旦求贤”开篇,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和期待。接着,“野不遗”三字,形象地描绘了广纳贤才的胸怀。诗人通过“如公诸子定逢时”,预示着贤才终将遇合其时,施展才华。
“默期苑里留丹桂,喜向门前获紫芝”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以“丹桂”和“紫芝”分别比喻人才的珍贵和难得,表达了对贤才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贤才在朝廷或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香已与兰盈一室,饵当同术有三枝”进一步强调了贤才的品质和才能。以“兰”喻贤才的高洁,以“饵”和“术”象征其才能和智慧。其中,“饵当同术有三枝”可能暗指贤才不仅在学问上有所专长,更在多方面具备卓越能力。
最后,“昔年书牖曾呈瑞,报为登科众所知”回顾了贤才过去的成就和荣誉,预示着他们未来的辉煌。通过“登科”这一古代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表达了对贤才未来成功的期待和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贤才的赞美和期待,展现了诗人对人才价值的深刻认识,以及对社会进步的热切期盼。
狄生臂鹰来,见客不会揖。
踞床吒得隽,借筋数禽入。
短后椈豹裘,犹溅猩血湿。
指呼索酒尝,快作长鲸吸。
半酣论刀槊,怒发欲起立。
北方老猘子,狂突尚不絷。
要须此剽悍,气压边烽急。
夜走追锋车,生斩符离级。
持归献天王,封侯稳可拾。
何为走猎师,日使群毛泣。
羡君超然鸾鹤姿,江湖欲下还飞去。
空使吴儿怨不留,青山漫漫七闽路。
门前江水去掀天,寺后清池碧玉环。
君如大江日千里,我如此水千山底。
汉光昔未遇,颇为兄嫂欺。
谁知韩王信,本是屠沽儿。
他时筑将坛,意气帝者师。
中兴屏新莽,长剑诛赤眉。
皇天生一物,大小随其资。
例令饥与寒,何以生育为。
永言观厥成,圆璧殊方圭。
天意定不尔,变化应须时。
少小弄文翰,把笔能哦诗。
十五学缀文,如茧中抽丝。
青云付达官,十九名新知。
南辕异燕路,鄙笑无挈提。
甘心穷阎中,疏食黄瓜齑。
区区蠹鱼习,槁死不可医。
閒斋秉微尚,高视圣者师。
谩言苦如荼,谁信甘如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