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园杂诗六首.苦雨》
《南园杂诗六首.苦雨》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古风

今春忧亢阳,引领望云族。

首夏忽滂沲,意为苍生福。

自尔无虚日,高原亦沾足。

连年困饥馑,此际庶和熟。

如何涉秋序,沈阴仍惨黩。

长檐泻潺湲,昼夜浩相续。

喧豗流潦怒,突兀坏垣秃。

驾牛泥没鼻,跨马水平腹。

瓦攲松漫白,道废草浓绿。

污莱闵下田,漏湿怜破屋。

纵横委地麻,狼藉卧陇谷。

怯闻饥婴啼,愁听寡妇哭。

闲官虽无责,饱食愧有禄。

世纷久去心,物役奈经目。

郁陶聊秉笔,狂简已盈幅。

(0)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深刻情感和社会关怀的古典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和批判。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春天的不正常气候与人民的苦难相联系,表现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心。

首先,诗人通过“今春忧亢阳”表达了对异常干旱天气的担忧,这种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紧接着,“引领望云族”则是希望能有及时的雨水来缓解干旱带来的灾害,体现出诗人对于人民生活所持有的关切。

“首夏忽滂沲”描绘的是夏季突然降临的暴雨,这种自然现象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为大地带来生机,但也可能加剧了农作物的损失和人们的困苦。诗人通过“意为苍生福”表明了自己的良好愿望,即希望这些变化能够最终给人民带来福祉。

“自尔无虚日,高原亦沾足”则是说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每一天都充满了期待和关注,甚至连平坦的高原也被雨水所润泽。这不仅描绘了景象,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时事的密切关注。

“连年困饥馑,此际庶和熟”表达了诗人对连续几年来人民饱受饥荒的同情,以及希望当前情况能够得到改善,人们生活能够逐渐好转。

然而,“如何涉秋序,沈阴仍惨黩”却又是对即将到来的秋天持有忧虑态度。秋季对于农业生产尤为关键,但持续的阴霾天气预示着可能不会有一个丰收的季节,这加深了诗人对未来局势的担忧。

接下来的“长檐泻潺湲,昼夜浩相续”则是对连绵不断的大雨进行描述,这种雨水虽然对于缓解干旱有益,但持续过久同样会给农业带来灾难。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无常与人们生活的不易。

“喧豗流潦怒,突兀坏垣秃”中的景象更是悲壮,强烈的大水冲毁了田埂和房屋,造成严重的破坏。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传达出对灾难中人民遭受苦难的深切同情。

“驾牛泥没鼻,跨马水平腹”则形象地描绘了雨水带来的洪灾景象,反映出了自然灾害给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带来的巨大影响。

随后,“瓦攲松漫白,道废草浓绿”、“污莱闵下田,漏湿怜破屋”则是对受灾后的残余景象进行细腻的描绘。这些画面不仅展示了自然力量的无情,也映射出社会生活的艰难和人民的苦境。

“纵横委地麻,狼藉卧陇谷”则是对受灾后田野景象的进一步刻画,这些意象传递出了战争或灾害导致的人们流离失所,无处安身的惨状。

紧接着,“怯闻饥婴啼,愁听寡妇哭”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因为饥饿和灾难而哀嚣的儿童,以及孤独无助的寡妇所感到的心疼与忧虑。

最后,“闲官虽无责,饱食愧有禄”、“世纷久去心,物役奈经目”则是诗人对于自己作为一个官员,虽然没有直接责任,但仍然对自己的安逸生活感到愧疚。面对社会的混乱和百姓的艰难,他感到无力回天,只能在文字中表达自己的忧虑和不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递出诗人对于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于当时社会状况的批判。这不仅是一次艺术上的尝试,更是诗人心灵的呐喊。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维扬过丁户部有赠

与君三日话连床,江左风流共一方。

再入嘉隆循吏传,两为南北度支郎。

弦中白雪心孤赏,座里春风客对忘。

若忆陈王欢怨句,先朝姓字雅相当。

(0)

挽九十三汤翁翁尝为吴邑丞时令子中丞以候代留襄

共拟鸠筇履汉庭,忽惊鹤驭指青冥。

吴中旧雨留棠树,天上新霾掩岁星。

听罢府乌头欲白,攀来台柏树非青。

襄阳耆旧能相挽,墨绖聊为借寇停。

(0)

癸酉秋再监楚棘感怀二首·其二

紫衫垂敝白须偏,潦倒惭非入棘年。

听语雕虫身自厌,由来相马事空传。

差强泽畔吟行地,却送河东赋上天。

论赏进贤当不薄,可应还记介推田。

(0)

乞休杜门日侍老母汤药朝来眉颦稍舒知有牡丹已零落矣为之一慨·其二

中庭残花欲堕枝,瞥见还疑初发时。

自开自落不成态,乍雨乍晴将殢谁。

辞病敢言书作癖,问医端诵药为师。

潘舆故里真无恙,王驭天涯返恨迟。

(0)

承于鳞为先公作传将勒石墓道聊抒鄙感

攀柏千年黯自悲,九京心事向谁期。

新题季予延陵墓,不数中郎许下碑。

震泽涛声寒雪涕,天山冢色卷云旗。

江南倘有回鞍日,更与重披绝妙辞。

(0)

寄郑山人若庸

平台宾从怅离群,岁晏鸿书喜乍闻。

太守可题通德里,故人谁是信陵君。

邺中玄醴寒于水,稷下雄谈逞似云。

俱道少年输济胜,青囊肘后若为分。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