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忧亢阳,引领望云族。
首夏忽滂沲,意为苍生福。
自尔无虚日,高原亦沾足。
连年困饥馑,此际庶和熟。
如何涉秋序,沈阴仍惨黩。
长檐泻潺湲,昼夜浩相续。
喧豗流潦怒,突兀坏垣秃。
驾牛泥没鼻,跨马水平腹。
瓦攲松漫白,道废草浓绿。
污莱闵下田,漏湿怜破屋。
纵横委地麻,狼藉卧陇谷。
怯闻饥婴啼,愁听寡妇哭。
闲官虽无责,饱食愧有禄。
世纷久去心,物役奈经目。
郁陶聊秉笔,狂简已盈幅。
今春忧亢阳,引领望云族。
首夏忽滂沲,意为苍生福。
自尔无虚日,高原亦沾足。
连年困饥馑,此际庶和熟。
如何涉秋序,沈阴仍惨黩。
长檐泻潺湲,昼夜浩相续。
喧豗流潦怒,突兀坏垣秃。
驾牛泥没鼻,跨马水平腹。
瓦攲松漫白,道废草浓绿。
污莱闵下田,漏湿怜破屋。
纵横委地麻,狼藉卧陇谷。
怯闻饥婴啼,愁听寡妇哭。
闲官虽无责,饱食愧有禄。
世纷久去心,物役奈经目。
郁陶聊秉笔,狂简已盈幅。
这是一首充满深刻情感和社会关怀的古典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和批判。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春天的不正常气候与人民的苦难相联系,表现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心。
首先,诗人通过“今春忧亢阳”表达了对异常干旱天气的担忧,这种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紧接着,“引领望云族”则是希望能有及时的雨水来缓解干旱带来的灾害,体现出诗人对于人民生活所持有的关切。
“首夏忽滂沲”描绘的是夏季突然降临的暴雨,这种自然现象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为大地带来生机,但也可能加剧了农作物的损失和人们的困苦。诗人通过“意为苍生福”表明了自己的良好愿望,即希望这些变化能够最终给人民带来福祉。
“自尔无虚日,高原亦沾足”则是说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每一天都充满了期待和关注,甚至连平坦的高原也被雨水所润泽。这不仅描绘了景象,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时事的密切关注。
“连年困饥馑,此际庶和熟”表达了诗人对连续几年来人民饱受饥荒的同情,以及希望当前情况能够得到改善,人们生活能够逐渐好转。
然而,“如何涉秋序,沈阴仍惨黩”却又是对即将到来的秋天持有忧虑态度。秋季对于农业生产尤为关键,但持续的阴霾天气预示着可能不会有一个丰收的季节,这加深了诗人对未来局势的担忧。
接下来的“长檐泻潺湲,昼夜浩相续”则是对连绵不断的大雨进行描述,这种雨水虽然对于缓解干旱有益,但持续过久同样会给农业带来灾难。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无常与人们生活的不易。
“喧豗流潦怒,突兀坏垣秃”中的景象更是悲壮,强烈的大水冲毁了田埂和房屋,造成严重的破坏。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传达出对灾难中人民遭受苦难的深切同情。
“驾牛泥没鼻,跨马水平腹”则形象地描绘了雨水带来的洪灾景象,反映出了自然灾害给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带来的巨大影响。
随后,“瓦攲松漫白,道废草浓绿”、“污莱闵下田,漏湿怜破屋”则是对受灾后的残余景象进行细腻的描绘。这些画面不仅展示了自然力量的无情,也映射出社会生活的艰难和人民的苦境。
“纵横委地麻,狼藉卧陇谷”则是对受灾后田野景象的进一步刻画,这些意象传递出了战争或灾害导致的人们流离失所,无处安身的惨状。
紧接着,“怯闻饥婴啼,愁听寡妇哭”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因为饥饿和灾难而哀嚣的儿童,以及孤独无助的寡妇所感到的心疼与忧虑。
最后,“闲官虽无责,饱食愧有禄”、“世纷久去心,物役奈经目”则是诗人对于自己作为一个官员,虽然没有直接责任,但仍然对自己的安逸生活感到愧疚。面对社会的混乱和百姓的艰难,他感到无力回天,只能在文字中表达自己的忧虑和不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递出诗人对于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于当时社会状况的批判。这不仅是一次艺术上的尝试,更是诗人心灵的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