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郑山人若庸》
《寄郑山人若庸》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平台宾从怅离群,岁晏鸿书喜乍闻。

太守可题通德里,故人谁是信陵君。

邺中玄醴寒于水,稷下雄谈逞似云。

俱道少年输济胜,青囊肘后若为分。

(0)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寄郑山人若庸》。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平台宾从怅离群,岁晏鸿书喜乍闻”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孤独感,以及在年末收到友人来信时的喜悦心情。平台宾从,暗示了诗人与友人曾共聚一堂的美好时光;岁晏鸿书,则寓指时间的流逝和远方友人的问候。

颔联“太守可题通德里,故人谁是信陵君”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与期待。太守题名通德里,暗喻友人品德高尚,可以留名青史;而将友人比作信陵君,则赞扬其为人豪迈、乐于助人,如同战国时期的信陵君般广受敬仰。

颈联“邺中玄醴寒于水,稷下雄谈逞似云”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形象。邺中玄醴,借以形容友人深沉、高雅的气质;稷下雄谈,则比喻友人言辞犀利、思想深邃,如同云彩般飘逸。

尾联“俱道少年输济胜,青囊肘后若为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智慧与才华的钦佩,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惜。俱道少年输济胜,意味着在智慧与成就上,友人超越了年轻时的自己;青囊肘后若为分,则借用古代医术之典,表达了希望与友人共享知识与智慧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落星石

古来名将相,天上应星辰。

到地化为石,当时何许人。

更无光采在,竟与珷玞邻。

五丈原头事,因之感汉臣。

(0)

三十初度

年当半甲子,壮志渐消磨。

忙里身长健,闲时病转多。

登坛无伟略,对酒且高歌。

岁月来殊速,人生奈老何。

(0)

春日再游岳麓

麓山泉水在山清,海岳归来许濯缨。

古寺重寻留墨处,老僧犹识诵诗声。

青云过眼如春梦,旧雨联床望再生。

除却凌烟诸叟外,登科一一是闲名。

(0)

草堂咏双燕

感尔衔泥意,柴扉镇不关。

无心依广厦,有约到深山。

紫塞秋风急,红楼夕照间。

新雏慕高举,知否定巢艰。

(0)

江上夜泊

射虎南山空没羽,钓鳌东海忆垂纶。

短檠听尽沙洲雨,今夜芦中却有人。

(0)

兵车行

挽角弓,飞羽箭。鼓奔雷,马走电。

阵云滚滚吼长鲸,旌旂直上卷天半。

风雨啸啼鬼神愁,星斗昏黑天地惨。

龙争虎斗无休歇,吁嗟玄黄何时判。

忆昔秦中全盛时,守臣廉明民生奠。

执法不容吏贪墨,朝野升平庆清晏。

人人尽道曾阎罗,曾不去时陕不变。

曾在全省赖肃清,曾去渭阳回子叛。

一夕烽火连天起,国家从此多征战。

前有长发后逆回,陕西未平甘肃乱。

朝廷大开召募局,诏令处处整团练。

讵知民气久凋残,望风披靡绵奔窜。

回子示来事戎行,回子来时团练散。

老填沟壑壮者走,父母妻子不相见。

十邑九村无烟火,长安道上行人断。

自从大众西行日,少者数千多逾万。

先苦贼寇后苦兵,征役不息饥馑荐。

日捐月捐已不堪,飞捐黑捐尤可叹。

鹑觚斗粟八千钱,金城米价三十贯。

人饥食人马食马,鸡犬无声蓬蒿遍。

昨夜羽书到金城,虏骑已过玉门县。

内地寇氛尚如此,何况敌国与外患。

朝廷赖有恪靖伯,重整山河复禹甸。

招降纳附集流亡,闾阎始得免兵燹。

戎狄豺狼胡可玩,呜呼!戎狄豺狼胡可玩。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