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名将相,天上应星辰。
到地化为石,当时何许人。
更无光采在,竟与珷玞邻。
五丈原头事,因之感汉臣。
古来名将相,天上应星辰。
到地化为石,当时何许人。
更无光采在,竟与珷玞邻。
五丈原头事,因之感汉臣。
这首清代王柘的《落星石》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古代名将的形象。首句“古来名将相,天上应星辰”将名将比作天上的星辰,象征其显赫的地位和崇高的威望。然而,接下来的“到地化为石,当时何许人”转折,暗示这位名将在世时或许遭遇了不幸,死后化为石头,令人惋惜其命运的变迁。
“更无光采在,竟与珷玞邻”进一步强调了名将如今的落寞,不再有昔日的光彩,只能与普通的珷玞(一种似玉的美石)为伍,表达了对英雄末路的感慨。最后两句“五丈原头事,因之感汉臣”则借五丈原的历史典故,联想到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他在五丈原病逝,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忠诚而不得善终的汉臣的共鸣和哀思。
整首诗通过象征和典故,寓言式地展现了历史人物的兴衰沉浮,以及对英雄命运的深沉反思。
俯吸落日气,仰吐初月华。
容腹未及斛,作意偏谽谺。
林阴石垂掌,与云相攫拿。
揉之极纷碎,散如杨柳花。
蛎房布空洞,潟下多潜蛇。
昆布春不生,搏浪惟有沙。
投身生大怖,坦履亦槎枒。
谁云千丈潭,自灿光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