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喇叭嘴》
《喇叭嘴》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俯吸落日气,仰吐初月华。

容腹未及斛,作意偏谽谺。

林阴石垂掌,与云相攫拿。

揉之极纷碎,散如杨柳花。

蛎房布空洞,潟下多潜蛇。

昆布春不生,搏浪惟有沙。

投身生大怖,坦履亦槎枒。

谁云千丈潭,自灿光明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喇叭嘴”这一独特地形的所见所感,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

首句“俯吸落日气,仰吐初月华”,以“吸”和“吐”两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从地面仰望天空,从低处吸收落日余晖,从高处吐出初升月光的情景,营造了一种时空交错、天地交融的意境。

接着,“容腹未及斛,作意偏谽谺”,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形容自己仿佛能容纳巨大的空间,但又特别在意于探索和感受那些奇特、崎岖的地形,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林阴石垂掌,与云相攫拿”,描述了树木茂密、岩石如手掌般伸出,与天上的云彩相互交织、争夺空间的画面,既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壮观,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

“揉之极纷碎,散如杨柳花”,诗人将眼前的景象比作揉碎的杨柳花,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细腻与柔美,也隐含了时间流逝、万物更迭的哲理。

“蛎房布空洞,潟下多潜蛇”,通过蛎房(牡蛎壳)的排列和空洞,以及下方可能存在的潜蛇,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神秘与不可预测性。

“昆布春不生,搏浪惟有沙”,“昆布”在这里可能是指海藻类植物,诗句表达了春天来临时,此处并未生长出昆布,只有沙滩与波浪相伴,暗示了特定地理环境下的生态特征。

“投身生大怖,坦履亦槎枒”,诗人亲自体验了这片区域的恐怖与险峻,即使在平坦的地面上行走,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

最后,“谁云千丈潭,自灿光明霞”,诗人反问,谁说这里只是一个深达千丈的潭水,它自身却闪耀着如同霞光般的光芒,强调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非凡之处,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敬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深刻思考,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对自然美的追求与赞美。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挽慈圣光献皇后二首·其一

翼子诒孙庙社功,忧劳嘉祐治平中。

泽流自配皇图远,仙去谁期寿劫空。

三献奄违长信殿,万灵神会永昭宫。

母仪五十年间事,愁入西郊鼓吹风。

(0)

赠黄少卿二首·其一

仙翁来自太常班,再乞林泉捧诏还。

养志秖为华发戏,无心宜共白云闲。

一樽未厌尘中客,双屐同跻雨后山。

为寄东宫舍人语,五峰新句两难攀。

(0)

哀应真李先生三首·其二

节行幽人正,林泉隐者居。

忽歌东鲁梦,未上茂陵书。

世变还舟壑,门宏待驷车。

众哀无以致,为托挽声纾。

(0)

挽司空文定张公二首·其二

澹泊环中妙,超遥物外仙。

百年从委蜕,一柩戢弥天。

晚契承知已,遗风在象贤。

东桥松柏路,不得望新阡。

(0)

送计希颜

翩翩远游子,驱马乱山岑。

丹穴飞鸣处,高堂日夜心。

春风巴峡晓,昼雾楚城阴。

家世文章事,仙台紫桂林。

(0)

又次韵四首·其一

于此登临称谢公,湘南奇观欲吟穷。

天沈暮鸟烟氛外,山抱春城雾雨中。

陂岸放车看宛转,寺檐飘铎送玲珑。

老僧已许炎蒸日,为借清风解簟筒。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