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汉元砚歌》
《汉元砚歌》全文
清 / 李茹旻   形式: 古风

巨璞胚胎饱精液,光怪迸起昆仑坼。

元气淋漓沧溟窄,岳祇骇走神工擘。

阳九方回祖龙厄,谁其获者帝子赤。

西京制诏多乃绩,真宰上诉天应惜。

未央烟焰将炎赫,雷电晦冥失踪迹。

太原公子握天策,流转依然在宫掖。

中垒遗编亡故册,诏行秘书书屏帟。

书罢只字无差忒,帝嘉五绝声啧啧。

稽首拜赐归第宅,纪恩镌铭深镂刻。

六十三字钗股划,一字可抵南金百。

至今桑海几变易,神物总呵无缺隙。

中磨研处稍洼潟,千年墨蚀龙香碧。

顾我涂鸦涩如棘,书法懒学由夙昔。

远愧前贤妙钩画,安用联坳各尽墨。

徒尔嗜古有奇癖,钦此宝物世希得。

为置左右图书侧,玉润金坚照颜色。

吁嗟万物会有役,精爽一片肯虚掷。

方今上有圣明辟,补天何当助微砾。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李茹旻的《汉元砚歌》描绘了一方珍贵砚台的传奇故事。诗中以砚台比喻为巨璞,经过天地精华孕育,象征着非凡品质。砚台的光彩如同昆仑山裂开,元气充沛,令人惊叹。在历史动荡时期,它被赋予特殊意义,仿佛是天子之子的象征,承载着皇家的荣耀和使命。

诗中提到西京(长安)的制诏与砚台的关联,暗示了砚台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砚台历经变迁,从宫廷流传到秘藏,每字无误,受到皇帝赞赏。诗人感叹自己的书法技艺逊色,对砚台的赞美中流露出对古代艺术的敬仰和对自己未能精进的自谦。

最后,诗人表达出砚台虽经岁月洗礼,仍完好无损,犹如神物,值得珍视。他希望在圣明君主的时代,这方砚台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整首诗以砚台为中心,寓言深远,展现了作者对砚台的深厚感情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作者介绍

李茹旻
朝代:清

(1657—1734)清江西临川人,字覆如,号鹭洲。康熙五十二年进士,官内阁中书。与兄李事之均工诗文,京师号为“临川二李”。有《太平府志》、《粤西通志》、《二水楼诗文稿》。
猜你喜欢

代挽王树楠

北学振宗风,亦循吏亦儒林,高密师承从汉末;

边陲沾化雨,知文章知道德,管宁遗爱满辽东。

(0)

挽曾国荃联

一门独有千秋,与兄弟四人,戡乱中原,叹节钺宣劳,王事驰驱公最久;

半载都成大梦,偕彭杨两老,骑箕天上,更竹林饮泣,晨星寥落我何堪。

(0)

挽符葆森联

悃愊无华,信史谁书循吏传;

穷愁有作,佳儿能诵老夫诗。

(0)

挽同姓

诗梦已难通,春草独寻人去后;英魂竟安在?

竹林空见日斜时。

(0)

挽曾纪泽联

伏波横河旧扬威,绝域归来,霁月曾今瞻蓟北;

干国栋家常系望,慈云盼断,福星余照满江南。

(0)

挽吴可读联

以死建言,可愧后死者;舍生取义,其惟先生乎。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