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是山中隐逸花,山中乞得到官衙。
十年共赏人何在,万里孤吟恨转赊。
俄向眼前惊物候,还从鬓上惜霜华。
尘冠未卜何时挂,归去东篱傍酒家。
菊是山中隐逸花,山中乞得到官衙。
十年共赏人何在,万里孤吟恨转赊。
俄向眼前惊物候,还从鬓上惜霜华。
尘冠未卜何时挂,归去东篱傍酒家。
此诗以菊花为题,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的厌倦。首句“菊是山中隐逸花”,点明了菊花的隐士形象,暗示诗人内心追求的宁静与自由。接着“山中乞得到官衙”一句,通过对比山中与官衙的生活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官场束缚的不满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十年共赏人何在,万里孤吟恨转赊”两句,运用时间与空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当前孤独处境的感慨。十年的时光流逝,曾经一同赏菊的朋友如今何在?万里之外的吟唱,孤独感愈发强烈,心中的遗憾也日益加深。
“俄向眼前惊物候,还从鬓上惜霜华”描绘了季节更替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突然间,眼前的季节变化让诗人感到惊讶,而自己头上的白发则提醒着他年华老去的事实。这种对自然界的敏感观察,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
最后,“尘冠未卜何时挂,归去东篱傍酒家”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他希望有一天能摆脱官场的束缚,回到自然之中,过着像陶渊明那样“采菊东篱下”的隐居生活,与酒家为伴,享受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整首诗通过菊花这一意象,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反思。
西风原野汗血驹,或踶或齧或惊驱。
龁草饮水秋气肃,追风抺电神情苏。
一匹滚尘一匹逋,两匹交颈如城乌。
其馀五匹总殊绝,八龙溢一崩群驽。
为问何时脱羁靮,肆行如云从所适。
仰首斜阳嘶啮膝,一似逢人诉胸臆。
自穆西归遭汉家,不辞低头驾鼓车。
渥洼水深龙种在,玉关西望空咨嗟。
白日不停驭,颓波竟东驰。
忽忽年岁改,念此将安归。
我欲驱车行,太行路崄巇。
我欲驾方舟,沧海无津涯。
岂不顾行迈,出门慎所之。
有田南山下,可以供盛粢。
有庐在中田,可以谭书诗。
上探羲皇际,下及商周时。
贤圣尚沦落,微生何足疑。
怀哉羡门子,千载以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