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癸未九月寓京邸乞菊自赏》
《癸未九月寓京邸乞菊自赏》全文
明 / 李学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菊是山中隐逸花,山中乞得到官衙。

十年共赏人何在,万里孤吟恨转赊。

俄向眼前惊物候,还从鬓上惜霜华。

尘冠未卜何时挂,归去东篱傍酒家。

(0)
鉴赏

此诗以菊花为题,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的厌倦。首句“菊是山中隐逸花”,点明了菊花的隐士形象,暗示诗人内心追求的宁静与自由。接着“山中乞得到官衙”一句,通过对比山中与官衙的生活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官场束缚的不满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十年共赏人何在,万里孤吟恨转赊”两句,运用时间与空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当前孤独处境的感慨。十年的时光流逝,曾经一同赏菊的朋友如今何在?万里之外的吟唱,孤独感愈发强烈,心中的遗憾也日益加深。

“俄向眼前惊物候,还从鬓上惜霜华”描绘了季节更替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突然间,眼前的季节变化让诗人感到惊讶,而自己头上的白发则提醒着他年华老去的事实。这种对自然界的敏感观察,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

最后,“尘冠未卜何时挂,归去东篱傍酒家”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他希望有一天能摆脱官场的束缚,回到自然之中,过着像陶渊明那样“采菊东篱下”的隐居生活,与酒家为伴,享受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整首诗通过菊花这一意象,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反思。

作者介绍

李学曾
朝代:明

山西洪洞人,字省斋。李克正子。精篆刻,有《印谱》行世。
猜你喜欢

人生二首·其二

人生无百岁,功业必乾乾。

此志不忧国,何颜可见天。

远居山邑静,如对玉阶前。

寄语秦淮柳,还能记着鞭。

(0)

题赵仲穆画眉图·其一

有美清扬婉且闲,横云吐月斗弯环。

平生不识张京兆,却对妆台写远山。

(0)

梅魂

枝南枝北路迢遥,飞入孤山夜寂寥。

水月浮香应自返,溪风弄影为谁招?

缟衣梦里和愁断,玉笛声中逐恨消。

似欠灵均歌楚些,逋仙坟冷草萧萧。

(0)

九马图

西风原野汗血驹,或踶或齧或惊驱。

龁草饮水秋气肃,追风抺电神情苏。

一匹滚尘一匹逋,两匹交颈如城乌。

其馀五匹总殊绝,八龙溢一崩群驽。

为问何时脱羁靮,肆行如云从所适。

仰首斜阳嘶啮膝,一似逢人诉胸臆。

自穆西归遭汉家,不辞低头驾鼓车。

渥洼水深龙种在,玉关西望空咨嗟。

(0)

张仲举博士书来言其老健能夜书小字仍饮量不减喜而赋此诗录上

一秋两得平安报,读罢寒暄喜不胜。

花底振衣清似鹤,灯前书字小如蝇。

蜕仙道骨无人识,博士官衔自此升。

江上莼鲈好时节,岂无清梦到吴兴。

(0)

予作南田耕舍诸公赋者率拟之于老农噫人各有志同床而不察世之君子乃欲责人之知己不亦难乎因作写怀二首以自解云·其一

白日不停驭,颓波竟东驰。

忽忽年岁改,念此将安归。

我欲驱车行,太行路崄巇。

我欲驾方舟,沧海无津涯。

岂不顾行迈,出门慎所之。

有田南山下,可以供盛粢。

有庐在中田,可以谭书诗。

上探羲皇际,下及商周时。

贤圣尚沦落,微生何足疑。

怀哉羡门子,千载以为期。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