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溪无复怒涛粗,缭绿萦青秀色腴。
更著华堂临绝境,风流长与岘山俱。
好溪无复怒涛粗,缭绿萦青秀色腴。
更著华堂临绝境,风流长与岘山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山水画面。"好溪无复怒涛粗",诗人赞美溪水如今变得平和宁静,不再有汹涌澎湃的气势,转而展现出细腻的流水之美。"缭绿萦青秀色腴",通过绿色植物的环绕和青翠的色彩,强调了溪边景色的丰饶与生机,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更著华堂临绝境",好溪堂建在这样的绝佳位置,靠近自然的胜景,显得格外风雅。"风流长与岘山俱",诗人将好溪堂的风雅与岘山——历史上著名的风景名胜相比,暗示这里的风光同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好溪堂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以及对高雅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山水风月的崇尚和追求。
记得寻常月,原多朗朗情。
正逢秋皎洁,分外影光明。
叶已梧桐脱,声才蟋蟀鸣。
团圆千里共,气象十分盈。
金兔非加染,银蟾觉倍清。
虽云增色相,犹是旧晶莹。
光彩星辰让,精华桂子生。
深宵如白昼,玩赏到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