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兴由来惬杖藜,层峦影里见翚飞。
虚空一炷起凝碧,化作九天云染衣。
野兴由来惬杖藜,层峦影里见翚飞。
虚空一炷起凝碧,化作九天云染衣。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漫步山间,以手杖为伴,欣赏着层峦叠嶂之中飞檐翘角的寺庙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虚空一炷起凝碧”,描绘了在空旷的天空中升起的一缕烟雾,仿佛凝结了碧色,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化作九天云染衣”一句,将这缕烟雾比作是被九天之上的云彩染色的衣服,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神秘与高远之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宗教文化的独特感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山水与宗教之间和谐共生的审美追求。
汉家逐单于,日没处河曲。
浮云道旁起,行子车下宿。
枪城围鼓角,毡帐依山谷。
马上悬壶浆,刀头分颊肉。
来时高堂上,父母亲结束。
回面不见家,风吹破衣服。
金疮在肢节,相与拔箭镞。
闻道西凉州,家家妇女哭。
识君虽向歌钟会,说事不离云水间。
春夜酒醒长起坐,灯前一纸洞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