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流落漫西东,想见谢家林下风。
晋邑自思栾孺子,鲁儒空望叔孙通。
风花已分飘藩外,玉树何情著土中。
纵有春梢堪寓目,却无人面与争红。
十年流落漫西东,想见谢家林下风。
晋邑自思栾孺子,鲁儒空望叔孙通。
风花已分飘藩外,玉树何情著土中。
纵有春梢堪寓目,却无人面与争红。
这首诗《代赠》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通过“十年流落漫西东”开篇,描绘了主人公长期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和对过往岁月的追忆。接下来,“想见谢家林下风”一句,借用了谢家的典故,暗示了对高雅风度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晋邑自思栾孺子,鲁儒空望叔孙通”,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栾孺子和叔孙通分别代表了不同领域的杰出人物,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虽身处乱世,仍心怀对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敬仰之情。
“风花已分飘藩外,玉树何情著土中”,这两句运用了自然界的意象,将个人命运与自然现象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风花随风飘散,象征着人生的无常;而“玉树”却只能在泥土中生长,寓意着才华或美德在现实中可能遭遇的局限和压抑。
最后,“纵有春梢堪寓目,却无人面与争红”,诗人以春天的景象作结,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但同时也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上,能够与之相匹配的人或事却寥寥无几。这既是对个人际遇的感叹,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深刻反思。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经历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