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住世忘世纷,暂来复去谁能分。
身寄虚空如过客,心将生灭是浮云。
萧散浮云往不还,凄凉遗教殁仍传。
旧地愁看双树在,空堂只是一灯悬。
一灯长照恒河沙,双树犹落诸天花。
天花寂寂香深殿,苔藓苍苍閟虚院。
昔余精念访禅扉,常接微言清道机。
今来寂寞无所得,唯共门人泪满衣。
一公住世忘世纷,暂来复去谁能分。
身寄虚空如过客,心将生灭是浮云。
萧散浮云往不还,凄凉遗教殁仍传。
旧地愁看双树在,空堂只是一灯悬。
一灯长照恒河沙,双树犹落诸天花。
天花寂寂香深殿,苔藓苍苍閟虚院。
昔余精念访禅扉,常接微言清道机。
今来寂寞无所得,唯共门人泪满衣。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的禅房,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时间流逝、世事无常以及个人寂寞孤独的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示了作者对于人生和佛法的深刻理解。
首句“一公住世忘世纷”直接点出僧人的超脱态度,他置身于红尘之中,却能保持心灵的清净与淡泊。接下来的“暂来复去谁能分”则表达了对生命短暂、易逝的感慨。
“身寄虚空如过客,心将生灭是浮云。”两句通过比喻,将僧人的身体与心灵比作过客和浮云,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精神追求的脱俗。
“萧散浮云往不还,凄凉遗教殁仍传。”这里,诗人感慨于时间的流逝,以及佛法的传承与孤独。"旧地愁看双树在,空堂只是一灯悬。"则是对过去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时光的怀念以及现在孤寂生活的无奈。
“一灯长照恒河沙,双树犹落诸天花。”这两句通过对比,一方面描绘了一灯常燃象征着智慧和真理的永恒不息,另一方面则是双树依旧,暗示了岁月流转与自然界的变迁。
“天花寂寂香深殿,苔藓苍苍閟虚院。”诗人描绘了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天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而殿宇和庭院则被苔藓所覆盖,显现出一派荒凉古朴。
“昔余精念访禅扉,常接微言清道机。”诗人回忆起往日对佛法的专注与追求,以及与同道之人的交流和心灵上的沟通。
最后,“今来寂寞无所得,唯共门人泪满衣。”则表达了诗人现世的孤独感,他虽然身处僧团,但内心深处仍旧感到失落与悲伤,只有与同伴们共同流下的泪水陪伴。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