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祭幽歌》
《祭幽歌》全文
明 / 陈恭尹   形式: 古风

天低野黑钟磬冷,高台火炬红无影。

招魂竹竿垂至地,万众无声大师睡。

林根水际光窅冥,欲动不动如有形。

阴风吹沙利如箭,蚱蜢横飞扑人面。

鬼王丈六须发丹,金铃召鬼争盘餐。

黄香插筵月皛皛,瓦簋不盈纸衣小。

倏如闻笑忽而啼,笑何丈夫啼女儿。

残形败血生荒草,有棺无棺安可保。

骨肉当前唤不闻,半夜依人思一饱。

绿杨丝绕白杨树,魂来作风归作雨。

西头落日东头来,后人仍为今人哀。

(0)
鉴赏

这首《祭幽歌》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其内容深沉,情感丰富,描绘了一幅阴森恐怖的祭奠场景,充满了对亡灵的哀悼与对生命的感慨。

开篇“天低野黑钟磬冷”,以阴冷的氛围开始,暗示了祭奠的地点和时间,营造出一种肃穆、悲凉的气氛。接着“高台火炬红无影”,通过对比火焰的红与周围环境的暗,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对比,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情感更加深刻。

“招魂竹竿垂至地,万众无声大师睡”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竹竿赋予招魂的功能,同时通过“大师睡”的描述,暗示了祭奠者的疲惫与内心的沉重。这一段描绘了祭奠现场的寂静与庄严,让人感受到深深的哀悼之情。

“林根水际光窅冥,欲动不动如有形”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祭奠的氛围。阴风、沙粒、蚱蜢等元素的加入,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也暗示了死亡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鬼王丈六须发丹,金铃召鬼争盘餐”描绘了鬼神世界的景象,鬼王的形象与金铃的使用,既增添了神秘色彩,也反映了人们对死后世界的想象与恐惧。

“黄香插筵月皛皛,瓦簋不盈纸衣小”通过食物与衣物的简陋,表达了对逝者生活的怀念与对贫苦生活的感慨。同时,“倏如闻笑忽而啼,笑何丈夫啼女儿”这一转折,展现了生者与死者之间复杂的情感交织,既有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也有对生命无常的无奈。

最后,“残形败血生荒草,有棺无棺安可保。骨肉当前唤不闻,半夜依人思一饱”表达了对逝者命运的同情与对生者生存状态的反思。绿杨丝绕白杨树,魂来作风归作雨,西头落日东头来,后人仍为今人哀。”这一系列的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循环与变化,也寄托了对生命延续与传承的思考。

整体而言,《祭幽歌》通过对祭奠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死、哀悼、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陈恭尹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庚午除夕以入觐至长安偕次儿守岁次王百谷韵·其一

长安万户夜生烟,子后便称是岁前。

喜起拜稽古凤阙,文明垂象在龙田。

梅花陡放疑催腊,柏酒停斟欲待年。

报说庭燎先烛斗,趋跄恐后不成眠。

(0)

中秋

空教罗绮上西楼,白雾蒙蒙意未休。

千里不能知变态,一年草草又中秋。

(0)

赋得梅柳渡江春

梅柳亦何知,东皇日夜催。

难辞万里远,都向一江开。

粉黛弄未歇,凋伤倏巳回。

犹能胜橘树,褊性不逾淮。

(0)

十四夜

野外虚堂夜不扃,遥遥秋汉数峰青。

旧栽菱叶侵河路,新折莲房插胆瓶。

凉气欲来先到水,月光才上只移棂。

请看明夕三更漏,相对何人坐纸屏。

(0)

狸虽一尺躯,猛气制十里。

有时怒一号,无牙堕梁死。

安得此辈来,坐吾书匣底。

(0)

太公逢一首

太公逢干将,因息沛山阳。

火德适尔昌,遂解腰间霜。

紫焰腾青天,白日无辉光。

剑成汉高佩,蛇母哭道傍。

陆可斩犀兕,水可断蛟龙。

关中促秦鹿,垓下亡重瞳。

复悲扶苏死,三猾皆成空。

白云定四海,藏之灵金中。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