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庚午除夕以入觐至长安偕次儿守岁次王百谷韵·其一》
《庚午除夕以入觐至长安偕次儿守岁次王百谷韵·其一》全文
明 / 陈应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长安万户夜生烟,子后便称是岁前。

喜起拜稽古凤阙,文明垂象在龙田。

梅花陡放疑催腊,柏酒停斟欲待年。

报说庭燎先烛斗,趋跄恐后不成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末年除夕之夜,陈应元与次子一同在长安度岁的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浓郁的节日氛围和家庭团聚的温馨情感。

首句“长安万户夜生烟”,以“生烟”描绘夜晚长安城的繁华景象,暗示了节日的热闹与灯火通明。接着,“子后便称是岁前”点明时间的转换,预示着新年的到来。

“喜起拜稽古凤阙”,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对新年的喜悦之情,通过“拜”和“稽古”(研究古事)的动作,展现了对传统节日的尊重和传承。接下来,“文明垂象在龙田”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文明的延续和影响,将文明的象征与具体的地点相连,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梅花陡放疑催腊,柏酒停斟欲待年”两句,分别以梅花的盛开和柏酒的暂停,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新年的临近。梅花的开放似乎在催促冬天的离去,而暂停饮酒则预示着等待新年的到来,这两处细节描绘了节日特有的仪式感和期待感。

“报说庭燎先烛斗,趋跄恐后不成眠”则是对除夕之夜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的活动的描述。庭燎(庭院中的火把)照亮了整个空间,人们在欢快的气氛中跳舞,生怕落后于他人,无法享受这难得的团圆时刻。这一场景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浓厚的家庭情感,体现了中国传统节日中家人团聚的温馨与欢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成功地捕捉了除夕之夜的氛围,展现了节日的喜悦、家庭的温暖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作者介绍

陈应元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天津舟次送叶龙塘年丈备兵永平

蓟门春色拥霓旌,杯酒河梁话别情。

报国丹心应自许,行边绣斧若为荣。

潮河坐镇胡霜肃,□海临关汉月清。

共羡为儒兼将略,时来谈笑著勋名。

(0)

送卢思仁祠部抗疏归田

慷慨陈孤愤,仓皇就逐臣。

危言难悟主,直道岂谋身。

荆玉原无玷,隋珠别有因。

由来失路泣,不向赐环人。

(0)

月夜听友人弹琴

爱尔翩翩者,朱弦月下闻。

新声含涧水,逸响递流云。

为解幽人意,何妨夜漏分。

广陵怜绝代,聊此挹清芬。

(0)

舟次逢黄白仲山人·其一

不见黄生久,凄其国士心。

笼鹅谁换帖,放鹤我同吟。

短褐怀中玉,清徽物外音。

千秋吾道在,倾盖一披襟。

(0)

怀南园五先生

结社南园意气雄,一时高调羡群公。

孤标宛似南山老,文藻浑如稷下风。

异代词华传白雪,当年踪迹叹飘蓬。

阴何盛美应难继,此日浮邱尚许同。

(0)

登朝汉台

粤台朝汉接青霄,北望长安万里遥。

山控石门通海国,水环珠浦涌江潮。

风传鼓角烟氛净,云捲旌旗瘴雾消。

一统车书今日盛,击壤何幸祝神尧。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