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飞汛扫三尺铁,修补前人幅员裂。
大明钟鼓振边头,寂莫胡笳寒咽雪。
关城月白明贡道,穷戍千山子孙老。
吁嗟险阻固以形,愿望君王德不小。
龙飞汛扫三尺铁,修补前人幅员裂。
大明钟鼓振边头,寂莫胡笳寒咽雪。
关城月白明贡道,穷戍千山子孙老。
吁嗟险阻固以形,愿望君王德不小。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的壮丽与险峻,以及对国家边防的深切关怀。开篇“龙飞汛扫三尺铁,修补前人幅员裂”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边防战士们英勇无畏的精神,他们手持三尺长剑,修复着前人留下的疆土裂痕,象征着对国家领土完整的坚守与维护。
接着,“大明钟鼓振边头,寂莫胡笳寒咽雪”两句,通过对比钟鼓的宏大气势与胡笳的寂寥哀婉,营造出边疆特有的氛围,既有国家强盛的象征,也蕴含着边地生活的艰苦与孤独。钟鼓之声在边疆回荡,而胡笳则在寒冷的雪中低吟,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出边疆的复杂与多面性。
“关城月白明贡道,穷戍千山子孙老”描绘了边关夜晚的景象,月光如水般洒在关城之上,照亮了通往远方的贡道,同时也映照出守卫边疆的士兵们的身影,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守护着这片土地,岁月在他们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但他们的忠诚与坚韧却如同不灭的火焰,燃烧在心中。
最后,“吁嗟险阻固以形,愿望君王德不小”表达了诗人对边疆险阻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君王的期望,希望君王能体恤边疆将士的辛劳,施以仁政,使边疆安宁,国泰民安。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边疆的壮美与艰辛,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对边疆人民深切的关怀与祝福。
杜门惟一静,夏日不知长。
竹下小窗暗,灯前飞雨凉。
棋低无对手,饮少信中肠。
此意此时节,寻眠未用忙。
雍容青琐汉儒臣,出牧东南七郡民。
秘府内分龙节贵,故乡朝看锦衣新。
湖山动色迎诗老,牛酒均欢慰路人。
岂愧能名循吏后,应留美化大江滨。
相逢日下黄门省,回首风前画鹢津。
未省行春周泽国,即听鸣玉上枫宸。
芷葺莲巢唤客游,芦鞭席帽为君留。
未论吹水堪添酒,且要移床学枕流。
乍霁却阴梅酿雨,暂暄还冷麦催秋。
石湖也似西湖好,烦向苍烟问白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