藓墙莎砌响幽虫,睡起翻书觉梦中。
残暑一窗风不动,秋阳入竹碎青红。
藓墙莎砌响幽虫,睡起翻书觉梦中。
残暑一窗风不动,秋阳入竹碎青红。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夜晚入睡后被墙边莎草和竹林中的虫鸣声唤醒的情景。"藓墙莎砌响幽虫"一句,以苔藓覆盖的墙壁和莎草铺设的地面为背景,营造出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睡起翻书觉梦中",诗人从梦境中醒来,随手拿起书本,似乎还在回味梦境。
"残暑一窗风不动",暗示着夏日余热未消,但窗户缝隙间已无风,静谧得连微风都仿佛停止了吹动。"秋阳入竹碎青红",则通过秋日阳光穿透竹林,洒落的光影描绘出秋意渐浓的景象,青翠与红色交织,显得生动而富有诗意。
整体来看,这首《晚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晚间的自然景色和个人心境,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敏感和对季节更迭的体察,体现了宋诗清新自然的特点。
中岁厌乖隔,此行几挽裾。
故交还去子,老境孰知予。
雪屋传觞处,春波解缆初。
相过每仓卒,欲留重踟蹰。
身健宜加饭,官閒剩著书。
它年赤车召,留眼看相如。
大汤陈元方,小汤许文休。
向来京江岸,政作汝颍游。
一随简书去,寒江自湍流。
我瞻天际鸿,渠叹波上鸥。
之子虽近交,襟怀亦林丘。
缅惟两玉人,非子孰可俦。
高标互晖映,妙语相应酬。
鼎立照茅茨,何日能此不。
句曲向荆溪,迁徙非所忧。
得客三士间,衰年更何求。
漕河千里流,十日可往返。
风帆昼夜至,子独音问罕。
平生锥画沙,落纸龙蛇满。
不应孟公豪,直作叔夜懒。
岂云附炎热,正恐厌衰散。
交游半鬼箓,老病仅馀喘。
久为后辈玩,智与发俱短。
徵书子勿怪,炙手借馀暖。
向时苏季子,坚操石可转。
迩来亦效颦,烦子更推挽。
并将百篇诗,慰此昏病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