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梅花二十首·其十四》
《梅花二十首·其十四》全文
宋 / 张道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才有梅花便不尘,和霜和月为精神。

风流晋宋之间客,清旷羲皇以上人。

年后腊前无尽意,水边林下自然春。

万花锦绣东风闹,难浼翛翛玉雪身。

(0)
翻译
只要有梅花,就不沾染尘世的污秽,它与霜和月共存,展现出坚韧的精神。
它是晋宋时期风流人物,心境如羲皇时代的人般高洁超脱。
在年尾腊前,它的意蕴无穷,即使在水边林下也能带来自然的春天。
在万花争艳的春天,它独自保持纯洁,不受喧嚣纷扰,像玉雪般清冷独立。
注释
梅花:梅花象征高洁。
尘:指世俗的尘埃。
晋宋之间客:指具有文人雅士风范的人物。
羲皇以上人:比喻极其高洁的人格。
年后腊前:指冬季时节。
水边林下:自然环境,隐逸之处。
东风闹:春风热闹,形容花开繁盛。
翛翛玉雪身:形容梅花洁白如玉,清冷独立。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梅花的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审美。"才有梅花便不尘"表达了梅花清高脱俗,不染尘埃之意。"和霜和月为精神"则强调梅花在严寒中绽放,更显得灵动非凡,仿佛与冬日的霜雪和明月共享一份超然的精神。

接下来的"风流晋宋之间客"和"清旷羲皇以上人"进一步描摹了梅花在历史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它不仅承载着古代文人的雅致情怀,更是超越时空,达到了一个高远的境界。

"年后腊前无尽意"表明诗人对梅花的情感深沉而持久,而"水边林下自然春"则让读者感受到梅花在自然环境中的和谐共生,以及它带给人的心灵清新之意。

最后,"万花锦绣东风闹"描写了春天来临时其他花卉争艳的景象,而"难浼翛翛玉雪身"则强调梅花即便在繁华中,也依旧保持着它的清冷与独立,宛如玉洁的雪花一般,不染尘埃。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多角度、深层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梅花独特美感和精神追求的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张道洽
朝代:宋   号:实斋   籍贯:衢州开化(今属浙江)   生辰:1202~1268

张道洽(1202~1268)字泽民,号实斋,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理宗端平二年(1235)进士。曾从真德秀学。历广州司理参军,景定间为池州佥判,改襄阳府推官。五年卒,年六十四。生平作咏梅诗三百余首。 
猜你喜欢

高宗皇帝挽词·其十

仙仗葳蕤去,行行浙水东。

稽山元禹穴,吴岫见尧宫。

帐殿凄寒露,笳城起暝风。

霓旌不可望,应在彩毫中。

(0)

次陈使君韵三首·其二

循吏三年借寇君,宾筵春事一番新。

中山自可销千日,河朔宁须泥十旬。

(0)

又陪陈使君游东禅寺·其二

城里芳菲尽破除,更携宾从出东郛。

桃凭苦雨收红糁,李借风光耀雪珠。

碧水横堤春澹沲,石门弭盖步踟蹰。

细看名字苍崖畔,点检而今半在无。

(0)

潘延之挽词

肥遁攀巢许,幽光烛斗牛。

长公辞汉世,孺子隐南州。

闭户荒三径,紬书综九流。

欲寻高士传,端向古人求。

(0)

挽潘端州

岭南底处是端州,使君苦向个中游。

黄茅千里烟岚晚,皂盖三年鬓发秋。

欻见崩松万壑底,遂闻埋玉九原头。

不能执引远郊去,薤露蒿里令人愁。

(0)

代简答师川

不觉日还至,方惊岁已残。

吾徒知寂寞,尺素问平安。

颠眴复如此,诗成讵可观。

寻常邈胡越,祇觉怕风寒。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