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采风流忆二汤,春鸿秋雁两相望。
闻趋禾水趋螺浦,还在南塘在夏洋。
长倚华峰瞻过棹,时寻松石认书房。
田园官府俱劳勚,白发新来定几长。
文采风流忆二汤,春鸿秋雁两相望。
闻趋禾水趋螺浦,还在南塘在夏洋。
长倚华峰瞻过棹,时寻松石认书房。
田园官府俱劳勚,白发新来定几长。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寄汤子敏伯仲》表达了对友人汤子敏的怀念和对他们之间深厚友情的追忆。首句“文采风流忆二汤”,以赞美汤子敏兄弟的才华与风度起笔,唤起对过去的美好回忆。接下来的“春鸿秋雁两相望”,通过春鸿秋雁的季节性迁徙,象征着诗人与友人虽相隔遥远,但心心相印,如同鸿雁般保持着深情的期待。
“闻趋禾水趋螺浦,还在南塘在夏洋”两句,通过描绘友人行踪,暗示他们各自忙碌的生活,即使身处异地,依然保持着对彼此的牵挂。诗人想象他们在禾水、螺浦、南塘和夏洋等地的活动,展现了他们的生活轨迹。
“长倚华峰瞻过棹,时寻松石认书房”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生活环境的想象,想象他们在山水之间读书写字,生活充满了诗意。诗人自己则时常遥望友人的方向,寄托思念之情。
最后,“田园官府俱劳勚,白发新来定几长”表达了对友人仕途劳累的关心,以及岁月流逝中自己白发渐增的感慨,流露出对时光荏苒、人事变迁的深深感叹。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不矜轩冕爱林泉,许到池头一醉眠。
已遣平治行药径,兼教扫拂钓鱼船。
应将笔砚随诗主,定有笙歌伴酒仙。
祗候高情无别物,苍苔石笋白花莲。
金钱买得牡丹栽,何处辞丛别主来?
红芳堪惜还堪恨,百处移将百处开。
东邻美女实名倡,绝代容华无比方。
浓纤得中非短长,红素天生谁饰妆。
桂楼椒阁木兰堂,绣户雕轩文杏梁。
屈曲屏风绕象床,萎蕤翠帐缀香囊。
玉台龙镜洞彻光,金炉沈烟酷烈芳。
遥闻行佩音锵锵,含娇欲笑出洞房。
二八三五闺心切,褰帘捲幔迎春节。
清歌始发词怨咽,鸣琴一弄心断绝。
借问哀怨何所为,盛年情多心自悲。
须臾破颜倏敛态,一悲一喜并相宜。
何能见此不注心,惜无媒氏为传音。
可怜盈盈直千金,谁家君子为藁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