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裴晋公》
《裴晋公》全文
清 / 方苞   形式: 古风

不去为无耻,不言为不忠。

正告中兴主,漠然如瞽聋。

以兹至晚节,心迹有异同。

出入任群小,将相如萍踪。

宫庭匿天氛,边疆多伏戎。

宗臣在东洛,夕命朝可通。

绿野馀清兴,精神已折冲。

安敢谋一身,高举思明农。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文学家方苞所作,名为《裴晋公》。诗中通过描绘裴晋公的形象与境遇,表达了对裴晋公忠诚、正直品质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忧虑。

首句“不去为无耻,不言为不忠”,直接点明了裴晋公坚守原则、不畏权贵的高尚品德。接着,“正告中兴主,漠然如瞽聋”一句,形象地描绘出裴晋公向君主进谏时,君主却如同盲人和聋子一般,无法理解其深意,暗示了当时政治环境的昏暗。

“以兹至晚节,心迹有异同”表明裴晋公在晚年仍坚持自己的信念,但内心与外界的差异日益明显,可能是指他与朝廷的立场不合。接下来的“出入任群小,将相如萍踪”则揭示了裴晋公在政治斗争中的孤立无援,比喻他如同随波逐流的浮萍,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宫庭匿天氛,边疆多伏戎”描述了宫廷内部的腐败与混乱,以及边境的不安定局势,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而“宗臣在东洛,夕命朝可通”则赞扬了裴晋公在东部地区仍然保持着与朝廷的联系,显示了他的影响力和忠诚。

最后,“绿野馀清兴,精神已折冲”表达了裴晋公虽身处逆境,但仍保持内心的清高与坚韧,即使面对困难,也能像在绿野中一样,保持自己的精神力量。“安敢谋一身,高举思明农”则表明裴晋公不仅关心个人的命运,更关注国家的未来,希望能在乱世中找到一片安定之地,从事农业,为国家的复兴贡献力量。

整首诗通过对裴晋公形象的刻画,既赞美了其高尚的品德和忠诚的精神,也反映了作者对方苞所处时代政治状况的深刻洞察和忧虑。

作者介绍
方苞

方苞
朝代:清   字:灵皋   籍贯:江南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市凤仪里)   生辰:1668年5月25日—1749年9月29日

方苞(1668年5月25日—1749年9月29日),字灵皋,亦字凤九,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汉族,江南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市凤仪里)人,生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六合留稼村)。桐城“桂林方氏”(亦称“县里方”或“大方”)十六世,与明末大思想家方以智同属“桂林方氏”大家族。是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创始人,与姚鼐[nài]、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 
猜你喜欢

辛未初度和季翔见寿

日华初上万年枝,官满雄藩未许辞。

初度今朝犹是客,老来多累又添儿。

黄花醉我留连酒,白雪惊人唱和诗。

珍重同袍交契在,十年一日共襟期。

(0)

和吴教授夜饮二首·其一

短鬓灯前白,衰颜酒后红。

光阴百年内,谈笑几回同。

礼乐雍熙日,衣冠揖让风。

吾侪逢盛际,何得在蒿蓬。

(0)

出五城

五岭东头更五城,一川如出武陵行。

人家烟火连机杼,蚕妇桑麻执篚籯。

春日向暄田鼓急,晓溪初涨石梁平。

十年歌舞扬州梦,争似依山阅耦耕。

(0)

留水西寺贻季潭上人·其三

潭影澹禅心,高窗云更深。

偶陪林下赏,兼听丘中琴。

清梵闻阴壑,香厨下午禽。

客怀倦炎暑,赖此泄烦襟。

(0)

送僧游方

东林溪上暮云飞,宝地焚香送衲衣。

行处不须劳借问,野花山鸟即禅机。

(0)

钓溪

山下清溪月样湾,狐衣孤坐一丝闲。

五陵年少谁家子,白马翩翩自往还。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