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矜轩冕爱林泉,许到池头一醉眠。
已遣平治行药径,兼教扫拂钓鱼船。
应将笔砚随诗主,定有笙歌伴酒仙。
祗候高情无别物,苍苔石笋白花莲。
不矜轩冕爱林泉,许到池头一醉眠。
已遣平治行药径,兼教扫拂钓鱼船。
应将笔砚随诗主,定有笙歌伴酒仙。
祗候高情无别物,苍苔石笋白花莲。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红尘、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诗人不以轩冕(官职)为豪,而是喜爱自然中的泉水与林木,愿意在池塘边醉酒而眠。"已遣平治行药径"表明诗人已经放弃了世间的纷扰,将心思寄托于种植草药之事;"兼教扫拂钓鱼船"则显示出一种自给自足、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应将笔砚随诗主,定有笙歌伴酒仙"一句,既表明了诗人对书写和音乐的喜爱,也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在最后两句中,"祗候高情无别物"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情操的守护,而"苍苔石笋白花莲"则是对这种隐逸生活环境的描绘,苍苔、石笋和白花莲共同构成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画面。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简单生活方式的赞扬,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功名的超脱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