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前荧荧者,木槿耀朱华。
荣好未终朝,连飙陨其葩。
岂若西山草,琅玕与丹禾。
垂影临增城,馀光照九阿。
宁微少年子,日久难咨嗟。
墓前荧荧者,木槿耀朱华。
荣好未终朝,连飙陨其葩。
岂若西山草,琅玕与丹禾。
垂影临增城,馀光照九阿。
宁微少年子,日久难咨嗟。
这首诗是阮籍的《咏怀》组诗中的第八十二首,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植物——木槿和西山草,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永恒追求的深刻思考。
首句“墓前荧荧者,木槿耀朱华”描绘了墓前木槿花盛开的景象,以“荧荧”形容木槿花的光芒,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绚烂。接着,“荣好未终朝,连飙陨其葩”指出木槿花的美丽只是朝夕之间的事,随后便随风凋零,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而后,“岂若西山草,琅玕与丹禾”将话题转向西山上的草木,以“琅玕”(一种翠绿的竹子)和“丹禾”(红色的稻谷)比喻,强调这些植物虽不如木槿般短暂,却能长久地生长,象征着永恒的生命力。
“垂影临增城,馀光照九阿”进一步描绘了西山草木的景象,它们的影子投射在增城(可能指山脉或高地)上,余晖照亮了广阔的大地,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美,寓意着生命虽短暂,但其影响和价值可以超越时间的限制。
最后,“宁微少年子,日久难咨嗟”表达了诗人对短暂生命和永恒追求的感慨,认为即使是最年轻的生命,随着时间的流逝,也难以避免哀叹命运的无常,强调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和对永恒价值的追寻。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阮籍对生命短暂与永恒追求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予将归兮而有言,德眇薄兮言弗见信。
孝乎为孝兮友于弟昆,奚为为政兮予之所存。
慨日月兮往而不返,吾亲八十兮事之云晚。
朝廷清明兮予忠曷施,道弗行于家兮何以教吾民之为哉。
呜呼,耕吾土兮足以食,条吾桑兮足以衣。
予奉亲兮孰不可乐,予治身兮尤以为宜。
蹇何忧兮何思,恬无闷兮无知。
休欤归乎,以退为进乎,予发诸诚乎,言谁弗信乎。
遁兮乐欤,吾能为子言之。
山高水长兮,遁岁月而忘归。
朝采木兮遁而食,暮葺蓑兮遁而衣。
云徜徉兮出岫,奋吾心兮与期。
日躅躅兮行天,吊吾影兮沉西。
委吾形兮自信,岂涂险之诘曲兮能屈伸而骛驰。
遁其乐兮,吾能为子重言之。
林之深则鸟兽遁而乐,水之深则鱼龙遁而乐,帝者之道备则生民遁而乐。
遁将独乐乎哉,吾弗与也。
于是作招遁之辞,辞曰:来。
马肥驭良兮迟子以归,虎豹齧人兮胡独为宜。
朝有好爵兮廪有好禄,遁勿遁兮于斯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