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家遗宅访徐弯,伐木腰镰去不还。
苔渍白龟浮水裔,虫侵丹篆满林间。
神砂古井潭前月,羽化刚风海外山。
可有当时旧鸡犬,深村寂寂吠柴关。
仙家遗宅访徐弯,伐木腰镰去不还。
苔渍白龟浮水裔,虫侵丹篆满林间。
神砂古井潭前月,羽化刚风海外山。
可有当时旧鸡犬,深村寂寂吠柴关。
这首诗描绘了对古代仙人居所的追忆与探寻,充满了神秘与幽静的氛围。诗人彭孙贻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天仙湖畔徐弯宅的景象,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如苔藓、白龟、虫蛀的丹篆等,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痕迹。
首句“仙家遗宅访徐弯”,点明了主题,即探访仙人的遗迹。接着,“伐木腰镰去不还”一句,既描绘了寻访过程中的艰辛,也暗示了对仙人生活的一种向往与追寻。随后,诗人通过“苔渍白龟浮水裔,虫侵丹篆满林间”这两句,将自然景观与历史痕迹巧妙结合,白龟在水中游弋,丹篆在林间被虫蛀蚀,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神砂古井潭前月,羽化刚风海外山”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神秘与超脱,神砂古井与月光相映,海外山峰在刚风吹拂下显得更加遥远而神秘。最后,“可有当时旧鸡犬,深村寂寂吠柴关”两句,以鸡犬之声反衬出村庄的寂静,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天仙湖徐弯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深深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