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惟竹尤清刚,高君占断作屋场。
首阳二子艴然怒,柰何千载侵了疆。
七贤六逸接踵起,纷纭聚讼如堵墙。
士师狐疑不能决,后村老子来平章。
世间物以少为贵,姚花禹柏蜀海棠。
箨龙子孙异于是,布满天地并四方。
幽栖自是渠高兴,胜践不与君相妨。
立谈虞芮各冰释,高君奄有千筼筜。
设榻中央墉四旁,莫遣俗客升吾堂。
植物惟竹尤清刚,高君占断作屋场。
首阳二子艴然怒,柰何千载侵了疆。
七贤六逸接踵起,纷纭聚讼如堵墙。
士师狐疑不能决,后村老子来平章。
世间物以少为贵,姚花禹柏蜀海棠。
箨龙子孙异于是,布满天地并四方。
幽栖自是渠高兴,胜践不与君相妨。
立谈虞芮各冰释,高君奄有千筼筜。
设榻中央墉四旁,莫遣俗客升吾堂。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题高端礼竹屋》。诗中通过对植物特性的描写,引申出人生哲理和个人情感。
“植物惟竹尤清刚”一句,点出了竹子在众多植物中的独特之处,它坚韧、清新且不屈服于外力,这也正是古人对竹子的赞美。接下来的“高君占断作屋场”,则说明了诗人朋友高端利用竹子建造的房屋,体现出一种简朴自然的生活态度。
“首阳二子艴然怒”至“柰何千载侵了疆”这几句,通过历史事件来表达对过去事情的感慨和不满。其中提到的“首阳二子”,指的是古代的两位贤者,他们因正义而愤怒,这里用以比喻诗人对时事的态度;“柰何”则是反问词,表示疑惑和无奈。
“七贤六逸接踵起”至“纷纭聚讼如堵墙”,描绘了一种文学雅集、士大夫之间辩论争鸣的场景。诗人通过这几句表达了对当时文坛和士林中是非之声的不满。
接着,“士师狐疑不能决”至“后村老子来平章”,则表现出一种智者难断的局面,最后由一位老者的到来为争论平息。这里体现了诗人对智慧和平和解决方式的向往。
“世间物以少为贵”至“姚花禹柏蜀海棠”,通过列举珍稀之物,暗示了一种对生活中难得之物的珍惜态度。竹、花、柏等植物在古代文化中各有象征意义,如竹代表坚韧不屈,花则是美好的象征。
“箨龙子孙异于是”至“布满天地并四方”,则描绘了一种家族或门派的繁盛景象,其中“箨龙”可能是一种特指的家族名称,“子孙异于是”则表明了他们与众不同的品质和成就;“布满天地并四方”则形容其影响力遍及天涯海角。
“幽栖自是渠高兴”至“胜践不与君相妨”,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这里的“幽栖”指的是远离尘世、寂寞之地,“渠高兴”则是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喜爱;“胜践不与君相妨”,则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俗纷争的心境。
最后,“立谈虞芮各冰释”至“高君奄有千筼筜”,则描绘了诗人在竹屋中进行文学创作的情景。“立谈”可能是指即兴赋诗,“虞芮”是古代贤者,通过他们的名字来比喻诗人的文采;“冰释”则是形容诗人文笔之清新脱俗;“高君奄有千筼筜”,则是对朋友高端在文学上的成就和才华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竹屋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生活态度以及文学创作的深刻感悟。
江头何处带春归。玉川迷。路东西。
一雁不飞、雪压冻云低。十里黄昏成晓色,竹根篱。
分流水、过翠微。带书傍月自锄畦。苦吟诗。生鬓丝。
半黄烟雨,翠禽语、似说相思。
惆怅孤山、花尽草离离。半幅寒香家住远,小帘垂。
玉人误、听马嘶。
酹清杯问水,惯曾见、几逢迎。
自越棹轻飞,秋莼归后,杞菊荒荆。孤鸣。
舞鸥惯下,又渔歌、忽断晚烟生。
雪浪闲销钓石,冷枫频落江汀。长亭。
春恨何穷,目易尽、酒微醒。
怅断魂西子,凌波去杳,环佩无声。阴晴。
最无定处,被浮云、多翳镜华明。
向晓东风霁色,绿杨楼外山青。
酣春青镜里。照晴波明眸,暮云愁髻。
半绿垂丝,正楚腰纤瘦,舞衣初试。
燕客飘零,烟树冷、青骢曾系。
画馆朱楼,还把清尊,慰春憔悴。离苑幽芳深闭。
恨浅薄东风,褪花销腻。
彩箑翻歌,最赋情、偏在笑红颦翠。
暗拍阑干,看散尽、斜阳船市。
付与金衣清晓,花深未起。
少年贱生理,嗜书彊解事。
长怀希南风,趋数惭北鄙。
乾坤双鬓改,日月寸心死。
誓从鹿豕游,乃复叨一第。
两年三作别,云雾生马耳。
临平二月春,花事归桃李。
独寻处士梅,三肃湖边水。
一官未得仕,畏首复畏尾。
旁观未知羞,自愧已无地。
悬知簪绂禽,扰扰事万起。
终当绿雾中,友彼乘龟子。
南柯不世勋,仅足雄众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