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往三吴一梦间,故人半作冢累然。
独依旧社传真法,要与遗民度厄年。
赵叟近闻还印绶,竺翁先已反林泉。
何时策杖相随去,任性逍遥不学禅。
来往三吴一梦间,故人半作冢累然。
独依旧社传真法,要与遗民度厄年。
赵叟近闻还印绶,竺翁先已反林泉。
何时策杖相随去,任性逍遥不学禅。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朝所作,通过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故人的怀念和对佛法的追求。开篇“来往三吴一梦间,故人半作冢累然”两句,表达了时间流逝、朋友相继去世的哀伤之情。"独依旧社传真法, 要与遗民度厄年"则展示了诗人对佛教的信仰,以及希望通过佛法帮助他人度过困难时期。
中间两句“赵叟近闻还印绶,竺翁先已反林泉”提到了两个人物,可能是与佛学或修行有关的人物,他们或许已经返回了各自的生活状态。"何时策杖相随去,任性逍遥不学禅"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与朋友一同出行,以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不再拘泥于禅学。
整首诗流露出苏轼对生活变迁、友情消逝以及个人信仰的深刻感悟,同时也透露着他对于未来的期待和向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苏轼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还是一位有深厚文化修养和精神追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