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非华表,凄凉旧姓丁。
亦知归计好,无奈故巢腥。
早闭鸣皋口,仍残带箭翎。
十年共飘泊,犹自忍伶俜。
何处非华表,凄凉旧姓丁。
亦知归计好,无奈故巢腥。
早闭鸣皋口,仍残带箭翎。
十年共飘泊,犹自忍伶俜。
这首诗以鹤为题,描绘了鹤在自然环境中的孤独与坚韧。诗人通过“何处非华表”,表达了鹤栖息地的广泛与自由,同时也暗示了鹤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能力。接着,“凄凉旧姓丁”一句,既是对鹤过去生活的一种感慨,也暗含了对鹤当前处境的同情。鹤“亦知归计好”,表明它内心渴望回归自然,追求宁静与和谐的生活状态。然而,“无奈故巢腥”则揭示了现实的残酷,鹤的家园可能已被破坏或污染,无法返回。
“早闭鸣皋口,仍残带箭翎”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鹤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不屈。鸣皋口可能是指鹤栖息地的入口,鹤选择在此闭合,象征着它对家园的坚守和对自由的向往。而“带箭翎”则形象地展现了鹤在保护自己或家园时所遭受的伤害,但即便如此,它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信念。
最后,“十年共飘泊,犹自忍伶俜”总结了鹤的命运,它经历了十年的漂泊,尽管饱受孤独与苦难,却仍然坚韧地生存下去。这不仅是对鹤的赞美,也是对所有在逆境中坚持自我、不放弃希望的生命的颂歌。
整首诗通过鹤的形象,反映了自然界生灵在面对艰难环境时的生存智慧与坚韧精神,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生命以及人类自身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