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沈德潜进呈后游摄山诗十二首走笔和韵并书长卷赐之·其七千佛岩》
《沈德潜进呈后游摄山诗十二首走笔和韵并书长卷赐之·其七千佛岩》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巧匠斲层岩,现兹化身佛。

飞来并有之,是二还是一。

设如执象求,青莲亦俗物。

大地一坐具,而况此嵌六。

老沈抑扬间,漫拟迷津筏。

我为引伸之,拘墟可尽豁。

(0)
鉴赏

这首诗以沈德潜游摄山的经历为背景,通过描绘千佛岩的奇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融合的深刻感悟。

首句“巧匠斲层岩”,以“巧匠”喻指大自然的造化之力,将“层岩”雕琢成千佛岩,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接下来,“现兹化身佛,飞来并有之”,既赞美了千佛岩的神妙,也暗示了佛法的无边与普遍性,仿佛诸佛从天而降,与自然融为一体。

“是二还是一”这一问句,引人深思,是二者的结合还是同一?这不仅关乎自然与宗教的融合,更触及了哲学层面的思考——世间万物是否皆为一体?这种疑问激发了读者对于存在本质的探索。

“设如执象求,青莲亦俗物”一句,以“青莲”比喻佛法,指出如果仅仅执着于形式或外在的象征,那么即便是佛法这样的高深智慧,也可能被误解为世俗之物。这提醒我们,真正的智慧和美,往往隐藏于表面之下,需要深入体悟。

“大地一坐具,而况此嵌六”则进一步强调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大地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坐具,而千佛岩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更加凸显了局部之美。这里“嵌六”可能是指千佛岩的布局巧妙,如同镶嵌在大地上的艺术品,既独立又融入整体。

“老沈抑扬间,漫拟迷津筏”两句,通过“老沈”(老僧)的形象,表达了在复杂的人生道路上,寻求指引和解脱的渴望。诗人借用“迷津筏”的典故,暗示了在寻找真理和智慧的过程中,需要有正确的引导和方法。

最后,“我为引伸之,拘墟可尽豁”表明诗人愿意深入解读和拓展这些意象,旨在打破固有的观念束缚,启发人们从新的角度看待世界和自我。

整首诗通过对千佛岩景观的描绘,以及对自然、艺术、哲学、宗教等多重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视角。它不仅是一次自然景观的赞叹,更是对生命意义和宇宙真理的深邃思考。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次韵如岳醵饮西峰寺分韵成诗十四首见寄·其一

人世浮浮风里尘,不须更问果何因。

有时意思悠然处,流水青山便是亲。

(0)

次韵刘后村所赠延庆主僧圭复翁诗三首·其二

清到复翁方是清,不求名处莫逃名。

南湖一片平铺水,中有拍天波浪声。

(0)

次单君范袖来汪西皋所撰咏秋十章以示因和之十绝·其四

自古年年自有秋,悲秋元只是閒愁。

感时祇有长庚子,说到衣冠成古邱。

(0)

隆兴书堂自警三十五首·其十一

器局事宏大,心期勿卑污。

俗士不必效,汝为君子儒。

(0)

閒居杂咏三十二首·其十君臣

君臣本大分,天尊而地卑。

一言在有义,不可以为利。

(0)

挽程推官二首·其二

生质钟来厚,风流近古人。

奉官常翼翼,居里复恂恂。

甥侄诲犹子,夫妻敬若宾。

噫嘻公不死,嗣世有簪绅。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