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眠》
《春眠》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古风

新浴肢体畅,独寝神魂安。

况因夜深坐,遂成日高眠。

春被薄亦暖,朝窗深更闲。

却忘人间事,似得枕上仙。

至适无梦想,大和难名言。

全胜彭泽醉,欲敌曹溪禅。

何物呼我觉,伯劳声关关。

起来妻子笑,生计春茫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ūnmián
táng / bái

zhěnbèinuǎnshēnānwěnzhàofángménzhàngwèikāi

háiyǒushǎoniánchūnwèishíshízàndàomèngzhōnglái

注释
新浴:刚洗完澡。
肢体畅:身体舒畅。
独寝:独自睡觉。
神魂安:心神安宁。
况因:况且因为。
夜深坐:深夜静坐。
日高眠:睡到天亮。
春被:春天的被子。
朝窗:清晨的窗户。
深更闲:更深人静,更显悠闲。
人间事:世俗的事情。
枕上仙:枕边的神仙,比喻美好的梦境。
至适:最舒适的状态。
大和:极大的和谐。
难名言:难以用语言描述。
彭泽醉:陶渊明的隐居生活,常以饮酒为乐。
曹溪禅:曹溪禅宗,佛教的一个派别,以静心禅修为特点。
何物:什么东西。
关关:鸟鸣的声音,如伯劳鸟的叫声。
妻子:妻子和儿女。
生计:生活。
春茫然:春天的未来充满未知。
翻译
沐浴后身体舒畅,独自睡下心神安宁。
更何况在深夜静坐,不知不觉就睡到了天亮。
春天的薄被也带来温暖,清晨的窗帘更显得宁静。
忘记了世间的烦忧,仿佛枕边就是神仙的境界。
最舒适的时刻没有烦恼的梦,内心的平和难以用言语表达。
这感觉胜过陶渊明的醉酒,几乎可以匹敌曹溪的禅定境界。
是什么唤醒了我?是伯劳鸟的叫声啾啾。
起身看到妻儿的笑容,生活的春天充满了迷茫。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个温馨宁静的春日午睡场景。诗人通过"新浴肢体畅,独寝神魂安"展现了一种身心俱净、精神饱满的状态。夜深人静时分,不知不觉间进入了一个长久而深沉的梦乡。春日的被褥轻薄却温暖,窗外的世界似乎更添几分宁静与闲适。

诗中"却忘人间事,似得枕上仙"一句,表现出诗人在睡眠中的超然物外之感,仿佛自己已成为了一位云端漫步的仙人。"至适无梦想,大和难名言"则透露出一种超越世俗纷扰、达观自在的心境。

接下来的两句"全胜彭泽醉,欲敌曹溪禅"通过对比古代名士的豪饮与高僧的深禅,表明诗人虽然沉浸于睡眠之乐,但仍不失其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高洁境界。

然而,这种宁静的睡眠最终被"何物呼我觉,伯劳声关关"打破。诗人的妻子以笑容唤醒了他,而他却显得有些茫然,对于即将到来的春天和生活中的种种计较似乎有些不知所措。

整首诗通过对比睡眠与清醒、宁静与喧嚣、世俗与超脱等主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午后图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深刻追求和对生活本质的淡然看待。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寄答方楚卿

羚羊峡里忆同船,江水盈盈十五年。

汉业不安分鼎地,楚臣谁定胜人天。

思莼酒客归乡井,攀柏孤儿守墓田。

三十无成惭父友,报书惟有一潸然。

(0)

卖驴

归鞍太行下,南及汉川湄。

远历风霜苦,难为蹇劣姿。

在予常惜力,于汝亦忘疲。

去落他人手,筋骸愁自兹。

(0)

月节折杨柳歌十三首·其四四月歌

寒消时未暑,梅子欲成黄,摽落当谁取。

折杨柳,青春不可追,长条已堪扫。

(0)

答何友大

昨夜月明梦君庐,今夜月明得君书。

书中历历何所有,半幅蛮笺诗一首。

上言所苦在有家,羡君山中看桃花。

桃花如锦覆山春,此时山中望故人。

别时有约今中止,把札自疑犹梦里。

山楼初筑西山西,山池三月草应齐。

池头濯足清溪水,何日山中与吾子。

(0)

厓山吊古·其一

无怠无荒,四夷来王。怠而荒矣,厓山其亡。

厓山兀兀,厓水汤汤。天地其长,日月其光。

鉴前者失,愿献我皇。

(0)

秋夜次陈次卯韵

露重花梢滴有声,閒庭人静听残更。

相思最怕楼头月,照入空床梦不成。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