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浴肢体畅,独寝神魂安。
况因夜深坐,遂成日高眠。
春被薄亦暖,朝窗深更闲。
却忘人间事,似得枕上仙。
至适无梦想,大和难名言。
全胜彭泽醉,欲敌曹溪禅。
何物呼我觉,伯劳声关关。
起来妻子笑,生计春茫然。
新浴肢体畅,独寝神魂安。
况因夜深坐,遂成日高眠。
春被薄亦暖,朝窗深更闲。
却忘人间事,似得枕上仙。
至适无梦想,大和难名言。
全胜彭泽醉,欲敌曹溪禅。
何物呼我觉,伯劳声关关。
起来妻子笑,生计春茫然。
此诗描绘了一个温馨宁静的春日午睡场景。诗人通过"新浴肢体畅,独寝神魂安"展现了一种身心俱净、精神饱满的状态。夜深人静时分,不知不觉间进入了一个长久而深沉的梦乡。春日的被褥轻薄却温暖,窗外的世界似乎更添几分宁静与闲适。
诗中"却忘人间事,似得枕上仙"一句,表现出诗人在睡眠中的超然物外之感,仿佛自己已成为了一位云端漫步的仙人。"至适无梦想,大和难名言"则透露出一种超越世俗纷扰、达观自在的心境。
接下来的两句"全胜彭泽醉,欲敌曹溪禅"通过对比古代名士的豪饮与高僧的深禅,表明诗人虽然沉浸于睡眠之乐,但仍不失其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高洁境界。
然而,这种宁静的睡眠最终被"何物呼我觉,伯劳声关关"打破。诗人的妻子以笑容唤醒了他,而他却显得有些茫然,对于即将到来的春天和生活中的种种计较似乎有些不知所措。
整首诗通过对比睡眠与清醒、宁静与喧嚣、世俗与超脱等主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午后图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深刻追求和对生活本质的淡然看待。
昨夜月明梦君庐,今夜月明得君书。
书中历历何所有,半幅蛮笺诗一首。
上言所苦在有家,羡君山中看桃花。
桃花如锦覆山春,此时山中望故人。
别时有约今中止,把札自疑犹梦里。
山楼初筑西山西,山池三月草应齐。
池头濯足清溪水,何日山中与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