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路非行路,年年在户庭。
果然行路客,问罢即登程。
问路非行路,年年在户庭。
果然行路客,问罢即登程。
这首诗《省躬诗(其一一三)》由明代诗人曹于汴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日常生活中的一幕,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朴素而真实的互动。
“问路非行路”,开篇以“问路”这一常见行为引入主题,看似寻常,实则蕴含深意。这里的“问路”不仅仅是指询问如何到达某个地点,更深层地表达了寻求指引、理解与自我认知的过程。诗人巧妙地将“问路”与“行路”相提并论,暗示了人生旅途中的探索与成长。
“年年在户庭”,接着描述这种日常行为的频繁发生,强调了它作为生活常态的一部分,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这不仅限于地理上的寻路,也涵盖了心灵上的探索与自我反省。
“果然行路客,问罢即登程。”最后两句揭示了诗的主题:那些真正踏上旅程的人,在得到指引后,会毫不犹豫地继续前行。这里不仅赞美了那些勇于探索和追求目标的精神,也暗含了对生活中不断学习、适应与成长的态度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问路”的日常生活场景,寓言般地探讨了人生旅途中的探索、自我认知与持续前进的重要性,语言简洁而寓意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与哲思。
七岁神童传李泌,于今转觉两年迟。
松称晚秀终为贵,桐解先荣亦自奇。
道左趋跄浑特达,车前奏对式威仪。
张家古有郎中例,克继芳踪舍汝谁。
金风拂水玻瓈开,一天爽气随秋来。
荷洲褪红香寂寞,芦岸添白花徘徊。
云烟尽敛高空迥,翠微遥接新秋影。
兰若钟声晚益清,虚堂吟罢人方静。
月色霞光漾御湖,平波点点翔归凫。
星斗随舟手可摘,园林入兴诗堪图,此景除却蓬瀛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