菰蒲萧瑟飐秋烟,玉蝀桥边偶放船。
俯数游鳞圆沼澈,仰观回雁朔风传。
剧怜西昊清凉候,胜读南华十七篇。
物物羲经真易简,天机岂待悟鱼鸢。
菰蒲萧瑟飐秋烟,玉蝀桥边偶放船。
俯数游鳞圆沼澈,仰观回雁朔风传。
剧怜西昊清凉候,胜读南华十七篇。
物物羲经真易简,天机岂待悟鱼鸢。
此诗描绘了太液池泛舟之景,诗人以细腻笔触勾勒出一幅秋日水面上的宁静画卷。首句“菰蒲萧瑟飐秋烟”,以“菰蒲”与“秋烟”相映衬,营造出一种萧瑟而富有诗意的氛围。接着,“玉蝀桥边偶放船”,点明地点与行动,玉蝀桥作为背景,增添了画面的美感。
“俯数游鳞圆沼澈”,诗人俯视水面,细数游动的鱼儿,表现了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仰观回雁朔风传”,抬头望向天空,雁阵南迁,传递着季节更替的信息,寓意深远。
“剧怜西昊清凉候”,表达了诗人对清凉秋日的喜爱之情。“胜读南华十七篇”,将泛舟之乐与阅读经典相比较,强调了眼前景象的美妙与内心的愉悦。
最后,“物物羲经真易简,天机岂待悟鱼鸢”,诗人认为宇宙万物遵循简单而深刻的自然规律,这种理解无需通过外在事物来领悟,体现了对自然哲学的深刻思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宇宙奥秘的感悟。
古今贩骨,想生来死去,荣枯多少。
百载光阴四序逼,不觉形容衰老。
世伪浮华,转头如梦,到底成虚娇。
无生一念,念道真明达了。
最好福地清居,依山临水,自在携筇到。
占得真欢霞洞隐,无事闲看圣教。
功行周圆,完全性命,胜似重修醮。
炼成道体,别有金书来诏。
关山杜宇。甚年年唤得,韶光归去。
怕上高城望远,烟水迷南浦。
卖花声动天街晓,总吹人、东风庭户。
正纱窗、浓睡觉来,惊翠蛾愁聚。一夜狂风横雨。
恨西园、媚景匆匆难驻。
试把芳菲点检,莺燕浑无语。
玉纤空折梨花捻,对寒食、厌厌心绪。
问东君,此别经年,落花谁是主。
君家住处多幽趣,绕屋琅玕净无数。
萧萧清韵动天风,冉冉晴阴生绿雾。
湖山远映苍翠稠,五月六月凉如秋。
且开三径待佳客,抵用千亩论封侯。
况尔此君高节古,纵有雪霜那可侮。
平生正直少人知,野草閒花徒媚妩。
知君古意同古贤,脱略傲笑情翩翩。
我生爱竹比君癖,栉风集雨三十年。
报老归来旧溪曲,竹色荒凉芳草绿。
岁寒无以慰孤怀,只有梅花在空谷。
闻君有竹心遑遑,便欲径造君子堂。
安能为我罗酒浆,月明吹箫呼凤凰。
先生读书不闭户,坐阅鸿濛窥太古。
衣冠潇洒武前修,礼乐从容出东鲁。
文章光焰驾李杜,李杜后来称独步。
谈辩风生四座春,胸中别有天台赋。
相逢抵掌不露机,却说少年骑马时。
春光淡沱随所之,好山好山多赋诗。
转首东风吹马耳,犹记松阴调绿绮。
杖藜不惮步行迟,孰谓画图无乃是?
我生山野无所谋,白日灌园夜饭牛。
安得先生与之游,买酒共上黄鹤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