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湖边见雁归,行人强欲试春衣。
东风一夜寒犹峭,不见花飞见雪飞。
日日湖边见雁归,行人强欲试春衣。
东风一夜寒犹峭,不见花飞见雪飞。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鄱阳湖畔的一场不寻常的雪景。诗人陈席珍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奇妙变化与生命的敏感感知。
首句“日日湖边见雁归”,开篇即点出季节更迭,雁群南迁北返,预示着春天的到来。然而,接下来的景象却与预期大相径庭,“行人强欲试春衣”,人们试图穿上轻便的春装,迎接温暖的季节,却遭遇了意料之外的寒冷天气。
“东风一夜寒犹峭”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突然袭来的寒风,尽管是春风,却依然带着刺骨的寒冷,让人感到意外和不适。这种反常的天气现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暗示了自然界中不可预测的变化。
最后一句“不见花飞见雪飞”,将视线从期待中的春花转到了飘落的雪花上。在春天本应花开满枝的时节,却迎来了雪花的飞舞,这种景象既令人惊喜又略带一丝遗憾。它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多样性,也引发了人们对季节变换、生命循环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折,巧妙地捕捉了春天与雪之间的冲突与和谐,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敏锐的感受力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洛阳少年真可喜,长沙上书思治安。
致君尧舜固盛事,不问宰相皆材官。
霸陵思治让复再,德薄何能四三代。
此时一官次邓通,憔悴日值甘泉宫。
无端鸮凤引作侣,坐使谮谪来南中。
君不见,南中还留屈原宅,千古万古伤卑湿。
斜阳何必鵩鸟飞,吊古宁同楚囚泣。
孝文重道不重儒,孝武重儒谁上书?
可怜牧豕亦作相,殿上挟策羞吾徒。
如公季命关世数,经术宁同太常错。
卷图不忍见横流,中有沉湘一篇赋。
谁家香火,说同光年代,斗鸡儿作。
三箭如何亡一箭,不记弥留遗托。
聚鞠新场,射鸿高碛,天子诚多乐。
龙馀独眼,有双灵泪犹落。
长恨水自滹沱,山连勾住,万里无戎索。
手啖羊酥思未报,十六轻捐云朔。
紫兔肥霜,黄鹰风激,懒把秋弓拓。
日斜回马,举杯聊自斟酌。
愁似形随影。苦飘零、身如槁木,心如废井。
尘海迷漫无处著,常作风前断梗。
触往事、几番追省,十载中钩吞不下,趁波涛、忍住喉间鲠。
呕不出、渐成瘿。
眼前一片馍黏境,黑甜中痴人恋梦,达人求醒。
阅尽因缘皆幻泡,才觉有身非幸。
况哀乐、劳生分颁。
历乱游蜂钻故纸,溺腥膻、醉饱怜公等,草头露、但俄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