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北凄风捲素帷,萱花一夕竟凋衰。
词林有子登清秩,机杼无人理断丝。
镜掩香尘鸾影寂,窗含明月鹤声悲。
平生见说多贤行,铭勒何惭太史碑。
堂北凄风捲素帷,萱花一夕竟凋衰。
词林有子登清秩,机杼无人理断丝。
镜掩香尘鸾影寂,窗含明月鹤声悲。
平生见说多贤行,铭勒何惭太史碑。
这首挽诗以哀婉之笔,描绘了失去母亲的悲痛与怀念之情。首联“堂北凄风捲素帷,萱花一夕竟凋衰”以凄冷的北风卷起白帐,象征着母亲的离世,萱花一夜之间凋零,暗喻母亲生命的终结,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哀伤的氛围。
颔联“词林有子登清秩,机杼无人理断丝”转而写到母亲生前对子女的期望与教育。儿子在文坛上成就斐然,位列高位,但母亲却已无法再为他织补衣物,隐喻母亲虽已离去,但其教诲与期望仍深植于子心中,表达了对母亲无私奉献和深沉爱意的感激与怀念。
颈联“镜掩香尘鸾影寂,窗含明月鹤声悲”进一步渲染了母亲去世后的寂静与哀愁。镜子被尘封,鸾鸟的影子消失,象征母亲的离开;明月映照下的窗户传来鹤的悲鸣,更添了几分凄凉与哀思。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将人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哀悼之情更加深沉。
尾联“平生见说多贤行,铭勒何惭太史碑”是对母亲一生品德的赞颂。即使母亲已逝,她的贤德依然被人传颂,如同太史碑上的铭文,永垂不朽。这一句既是对母亲高尚人格的肯定,也是对其离世后仍能留下美好记忆的欣慰。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母亲离世前后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母亲品德的赞美,表达了深切的怀念与敬仰之情,展现了中国传统丧葬文化中对逝者品德的重视与追忆。
墟里绽寒烟,平林扶秋霁。
眷兹了心人,苦吟为活计。
夙披霞上篇,未觏心先契。
漱茗粲周旋,剧谈忘久憩。
泛览《大藏》书,深研百千偈。
性海慕《华严》,从师探密谛。
藤叶飏轻幡,黄花补金砌。
屋角枣垂红,素令偏新丽。
静对茁清思,启轩延远睇。
复恐俗物来,预戒禅关闭。
山行入芳林,破寺孤猿坐。
阴风殿角吹,门倾拾古锁。
金像剥须眉,画檐蛛网大。
坏灶穴飞鼯,废井落残果。
房暗青燐生,墙缺翠萝补。
断碑卧草间,字画苍苔裹。
猎人带禽归,入拨冷炉火。
沈吟感盛衰,冉冉日西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