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微之三首·其二》
《寄微之三首·其二》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古风

君游襄阳日,我在长安住。

今君在通州,我过襄阳去。

襄阳九里郭,楼堞连云树。

顾此稍依依,是君旧游处。

苍茫蒹葭水,中有浔阳路。

此去更相思,江西少亲故。

(0)
注释
君:你。
游:游玩。
襄阳日:在襄阳的日子。
在:居住于。
长安住:长安生活。
今:现在。
通州:地名,古代州名,今江苏南通一带。
过:经过。
去:前往。
九里郭:形容城池广大。
郭:外城,城墙外围的部分。
楼堞:城楼和城墙上的矮墙。
连云树:与云相连的树木,形容高耸。
顾此:看到这里的情况。
稍依依:稍微有些留恋。
是:这。
旧游处:曾经游玩的地方。
苍茫:广阔无边的样子。
蒹葭:芦苇。
浔阳:地名,今江西九江市。
路:道路。
此去:这次离开。
更:更加。
相思:想念。
江西:古时泛指长江以西地区。
少亲故:很少有亲戚朋友。
翻译
你游玩襄阳的时候,我却住在长安。
现在你到了通州,我却前往襄阳。
襄阳城有九里的外郭,城楼高耸,与云朵连成一片。
看到这景象我有些留恋,因为这是你曾经游玩的地方。
茫茫的芦苇水边,隐藏着浔阳的道路。
这次离开,我会更加思念,因为在江西我很少有亲近的朋友。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远方亲人或朋友深切思念的诗作。开篇便明确了时空背景,通过“君”和“我”的分离,勾勒出两地相思的情感轮廓。襄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九里郭邑、楼堞连云树的描绘,不仅展示了城市的壮观,更是诗人怀旧情深之所系。

“顾此稍依依,是君旧游处”一句,透露出诗人对朋友往昔足迹的追念和留恋。这里的“依依”既有眷恋不舍之意,也表现了友情长存、难以忘怀的情感深度。

接下来的“苍茫蒹葭水,中有浔阳路”两句,则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交织在一起。浔阳路作为通往过去记忆的路径,其苍茫蒹葭之状,更增添了一种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情怀。

最后,“此去更相思,江西少亲故”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旅途和对远方朋友的深沉思念。这里的“江西”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象征着心中的距离和隔阂。而“少亲故”则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反映出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逝去时日的无尽留恋。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大衍易吟四十首·其九

屯初康险难,蒙上觉昏童。

开辟乾坤后,君师大有功。

(0)

三竺道中三首·其二

少人行处路方佳,半著僧鞋半草鞋。

直到全无马粪处,山僮竹帚扫松钗。

(0)

秋居览景因感所事

閒居闭穷巷,拙者诚所宜。

掩书坐前楹,默与天理期。

是时新雨收,物物含秋姿。

疏檐正残日,曲几方凉飔。

群雀下空阶,逐逐顾且随。

微虫出幽隙,绕绕行复飞。

疏篁挺坚劲,不并草木衰。

丛兰吐芬芳,岂畏霜露知。

观此动与植,一一全天资。

因念物禀生,有性各异持。

夫人为灵者,仁义实所尸。

胡为智巧役,所有日夜隳。

不能保其元,妄事纷扰为。

汲汲以就死,所耗无纤釐。

还本既不完,何用冠且衣。

余因激所遇,揽笔成此诗。

庶哉学者心,读已而悟兹。

(0)

西门行

盛年可爱重,芳辰宜嬉游。

金瓮酿醇酒,玉盘炙肥牛。

青春九十日,不可一日休。

勿自汨浩气,满胸藏百忧。

君莫惜黄金,黄金身后雠。

自古贪与吝,常为贤者羞。

(0)

中秋夜试院寄子平

忆初我来时,夜色如墨障。

心常念明月,几日西南上。

松梢倚楼角,一玦偃相向。

渐见轮中物,依稀吐形状。

今宵东岭外,滟滟金波涨。

人间重此夕,一岁号佳赏。

而我督秋试,锁宿密如藏。

细务纷满前,约束甚鞿鞅。

无由奉朋侣,彻晓坐清旷。

之人富才华,笔力趫且壮。

谁陪把樽酒,露下与酬唱。

南墙咫尺地,使我起遐想。

人生此良会,可惜已虚放。

独立中夜归,俯首入书幌。

(0)

题兜率寺

簿领迷人喜暂闲,聊寻古寺陟孤峦。

柏藏一径中间窄,云敛千峰四面宽。

远目已将飞鸟过,寸心更乞老僧安。

若为借得禅房宿,卧看龛灯一点残。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