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秋夜试院寄子平》
《中秋夜试院寄子平》全文
宋 / 文同   形式: 古风

忆初我来时,夜色如墨障。

心常念明月,几日西南上。

松梢倚楼角,一玦偃相向。

渐见轮中物,依稀吐形状。

今宵东岭外,滟滟金波涨。

人间重此夕,一岁号佳赏。

而我督秋试,锁宿密如藏。

细务纷满前,约束甚鞿鞅。

无由奉朋侣,彻晓坐清旷。

之人富才华,笔力趫且壮。

谁陪把樽酒,露下与酬唱。

南墙咫尺地,使我起遐想。

人生此良会,可惜已虚放。

独立中夜归,俯首入书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ngqiūshìyuànpíng
sòng / wéntóng

chūláishízhàng

xīnchángniànmíngyuè西nánshàng

sōngshāolóujiǎojuéyǎnxiāngxiàng

jiànjiànlúnzhōngxíngzhuàng

jīnxiāodōnglǐngwàiyànyànjīnzhǎng

rénjiānzhòngsuìhàojiāshǎng

érqiūshìsuǒ宿cáng

fēnmǎnqiányuēshùshènyāng

yóufèngpéngchèxiǎozuòqīngkuàng

zhīréncáihuáqiáoqiězhuàng

shuípéizūnjiǔxiàchóuchàng

nánqiángzhǐchǐ使shǐxiáxiǎng

rénshēngliánghuìfàng

zhōngguīshǒushūhuǎng

翻译
回忆初次来时,夜晚漆黑如墨。
心中常思念明亮的月亮,它已多日向西南升起。
松树梢头靠在楼角,一轮缺月静相对。
渐渐看清月中之物,模糊中显出轮廓。
今夜在东山之外,金色的波光泛滥。
人们珍视这夜晚,一年中称为佳节赏鉴。
而我正忙于科举考试,闭门苦读如囚禁。
琐事纷至沓来,束缚如同缰绳。
无法陪伴朋友,整夜独坐清冷空旷。
此人富有才情,文笔矫健有力。
谁能共饮美酒,月下对诗酬唱?
近在咫尺的南墙,引发我无尽遐想。
如此美好的聚会,却已白白错过。
深夜独自归去,低头穿过书帷幔。
注释
忆:回忆。
墨障:形容黑夜深沉。
西南:方位词,这里指月亮升起的方向。
松梢:松树的顶端。
一玦:比喻不完整的月亮。
轮中物:指月亮中的景象。
滟滟:形容水波闪亮。
秋试:古代科举考试之一,秋季举行的乡试。
锁宿:闭门不出,专心读书。
鞿鞅:比喻束缚或拘束。
清旷:清冷空旷。
趫且壮:矫健有力。
樽酒:盛酒的器皿。
遐想:遥远的想象或联想。
虚放:错过或未充分利用。
书幌:书斋的帷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中秋之夜的独特感受和深沉情怀。开篇“忆初我来时,夜色如墨障”两句,以强烈的视觉形象表现了作者对往昔的回忆和当下的环境感受,夜色的浓重如同墨一样的障碍,将内心的情绪和外界的景物紧密相连。

“心常念明月,几日西南上”表达了诗人对于明月的怀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关注。这里的明月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摹,更是内心情感的寄托和时间流转的象征。

“松梢倚楼角,一玦偃相向”两句,通过松梢倚靠在楼角以及一颗星辰低悬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孤寂的情境。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也反映出了他的心境。

“渐见轮中物,依稀吐形状”则是对月光下的景物进行细腻描写,月亮逐渐照耀出周围事物的轮廓和模样,这里的"渐见"和"依稀"表达了诗人对于景物的观察和感受过程。

“今宵东岭外,滟滟金波涨”描述了中秋夜晚的月亮特别明亮,水波荡漾,显示出一种节日的繁华与自然景观的美丽。

“人间重此夕,一岁号佳赏”强调了中秋节在人间的重要性以及一年一度的美好时光,这里"佳赏"二字点明了这种时刻的珍贵和人们对它的重视。

然而,诗人的现实处境却是“而我督秋试,锁宿密如藏”,这反映出诗人在当下的生活状态与他对于美好时光的追求之间存在的差距。"督"字和"锁"字都带有一种被束缚和隔绝的感觉。

接下来的“细务纷满前,约束甚鞿鞅”则描绘了诗人面对的是一堆琐碎且繁复的事务,这些事务如同网罗一样紧密地束缚着他,使得他的心情变得沉重和烦躁。

“无由奉朋侣,彻晓坐清旷”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与朋友共享美好时光的遗憾,以及在清冷的夜晚中独自一人静坐的孤寂感受。

“之人富才华,笔力趫且壮”这两句则转向对友人的赞叹,表明友人拥有丰富的才华和强劲的文笔。

“谁陪把樽酒,露下与酬唱”是诗人对于能否有人陪伴共饮、共同歌咏的渴望,这里"樽酒"和"酬唱"都是中秋节气氛中的元素,强调了社交和交流在这种节日中的重要性。

“南墙咫尺地,使我起遐想”则是诗人再次陷入对往昔的回忆之中,这里的"南墙"和"咫尺"都是一种空间的限定,同时也是情感深处的一种触发。

最后,“人生此良会,可惜已虚放。独立中夜归,俯首入书幌”表达了诗人对于珍贵时刻流逝而不再能把握的感慨,以及在中秋之夜独自返回,投身于书卷中的无奈和凄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深入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友情的珍贵以及个人命运的复杂感受。

作者介绍
文同

文同
朝代:宋   字:与可   号:笑笑居士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生辰:1018~1079年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
猜你喜欢

颂古三十一首·其二十

拿得大家些子本,门前铺席恣开张。

到头滞货同行市,价数高低两不争。

(0)

颂古三十一首·其三十一

天雄附子出绵州,价数高低一等酬。

治病杀人随所用,到头难觅个踪由。

(0)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六十四

百丈开田说大义,究竟宁免费脚手。

松溪修田无可说,击鼓升堂但良久。

知事头首俱欢颜,见者闻者皆失笑。

好篇大义,一字不少。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九十九

借手行拳,惊群动众。龙门上客,未举先知。

若不然者,灵隐失利。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四十六

仰面不见天,低头不见地。

吃饭了噇眠,圣谛第一义。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七十八

深闻浅悟,三更问路。深悟浅闻,痛处遭针。

胡卢子,放教沉。莫将闲学解,埋没祖师心。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