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雁奴》
《雁奴》全文
宋 / 方一夔   形式: 古风

雁落常水宿,奴辄警暗晦。

己逸渠处劳,祸患出恩爱。

老渔穷意巧,半夜弄光怪。

奴亟告其群,举群惊相戒。

渔火不时明,奴告不息喙。

众方恬梦寐,不悟伏机械。

一夕虽屡惊,四顾无己害。

利嘴丛之身,尤恐奴相卖。

渔者乘其嚣,尺箠尽同队。

辱令孟坚死,依势博陆败。

小忠误平昔,今日复何悔。

(0)
鉴赏

这首诗《雁奴》以雁奴与渔者的冲突为背景,描绘了雁奴在危险中的智慧与警惕,以及它对同伴的保护。诗中通过雁奴的行为,隐喻了人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生存智慧和自我保护意识。

首句“雁落常水宿”,描绘了雁群在平静水面栖息的景象,象征着和平与宁静的生活状态。接着,“奴辄警暗晦”则暗示了雁奴在夜晚时刻保持警觉,预示着潜在的危机即将到来。

“己逸渠处劳,祸患出恩爱”两句,通过对比雁奴与雁群其他成员的行为,揭示了雁奴虽然享受着悠闲,却因对同伴的关爱而时刻处于警惕之中,反衬出雁奴的智慧与责任感。

“老渔穷意巧,半夜弄光怪”描绘了渔人利用夜晚的光线制造幻象,意图捕获雁群,展现了人类利用智慧与自然环境对抗的场景。

“奴亟告其群,举群惊相戒”表现了雁奴在察觉到危险后,迅速通知同伴,共同应对危机,体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渔火不时明,奴告不息喙”强调了雁奴持续发出警告,即使面对不断闪烁的渔火,也不停止提醒同伴,展现了其坚定与执着。

“众方恬梦寐,不悟伏机械”通过对比雁群的安逸与不知危险的存在,突出了雁奴的警觉性。

“一夕虽屡惊,四顾无己害”描述了尽管一夜多次受到惊吓,但雁奴始终没有受到实质性的伤害,体现了其智慧与策略的有效性。

“利嘴丛之身,尤恐奴相卖”表达了雁奴担心自己成为他人利用的工具,进一步强调了雁奴的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渔者乘其嚣,尺箠尽同队”描绘了渔人利用雁奴的恐慌情绪,成功捕捉雁群的情景,揭示了人类利用动物恐惧心理进行捕猎的手段。

“辱令孟坚死,依势博陆败”通过引用历史人物孟坚和博陆的典故,暗示了雁奴的牺牲可能带来的后果,以及人类行为对自然生态的影响。

“小忠误平昔,今日复何悔”总结了雁奴因一时的小忠心而陷入危险,反思了人类行为对自然和谐的破坏,以及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长远后果。

整首诗通过雁奴的故事,反映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的生存智慧、团队合作、自我保护、以及对自然和谐的反思,具有深刻的寓意和启示意义。

作者介绍

方一夔
朝代:宋

宋元之际严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时佐,自号知非子。方逢辰孙。以荐领教郡庠,未几退,隐富山,授徒讲学,学者称为富山先生。有《富山遗稿》。
猜你喜欢

题圆觉天台教寺

大圆觉境清凉地,要阐毗卢贝藏开。

飞锡不妨随鹤下,蟠桃曾见有龙来。

相逢定性三生路,尽了尘心万劫灰。

忆我初年慕禅蜕,石桥烟雨过天台。

(0)

方方壶苍颉作字图

石间点笔撚吟须,雄览江山为发舒。

脱口欲令神鬼泣,临池清逼右军书。

(0)

感事

致位丞疑地,夔龙伯仲间。

星当朝北斗,日已薄西山。

取谤因雠恶,贪权失丐閒。

此行虽铁甲,未足比惭颜。

(0)

常州守将王公知府姚公·其一

守合名垂二十秋,将军今度更风流。

人誇同谷英风壮,天使毗陵杀气浮。

守义只知伸我膝,成仁那肯护吾头。

将门出将真男子,一任模糊血髑髅。

(0)

送冯资深归西山·其四

候门稚子喜归来,暖热那无酒一杯。

抖擞满身尘土尽,襟怀还对好山开。

(0)

蒲州八咏·其四首阳晴雪

薇歌一曲对西山,万古清愁老翠峦。

望断空岩人不见,光摇银海玉峰閒。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