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远不咫尺,宫阙高嶙峋。
徘徊耸瞻视,兹地致吾身。
致身未为报,丁宁启后人。
而勿忘此日,应更念吾君。
天远不咫尺,宫阙高嶙峋。
徘徊耸瞻视,兹地致吾身。
致身未为报,丁宁启后人。
而勿忘此日,应更念吾君。
这首诗描绘了对崇高之地的向往与敬仰之情。诗人站在远处眺望宫殿,感受到那高耸入云的建筑仿佛触及天际,不禁心生敬畏。他徘徊在这些景象之间,将自己置于这样的场景中,以此表达对权力与地位的追求和向往。
“致身未为报”,表达了诗人认为通过努力达到高位并非最终目的,而是为了回报某种恩惠或责任。“丁宁启后人”,则强调了教育后代的重要性,希望他们能继承并发扬这种精神与道德。
“而勿忘此日”,提醒人们不要忘记今日的努力与成就,而“应更念吾君”则表明了对君主或领导者的尊敬与感激,认为他们的支持与引导是成功的关键。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权力、责任、教育以及对领导者的尊重与感恩的复杂情感,同时也蕴含着对于个人价值实现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