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动衰草,摵摵响夜月。
其下有鸣蛩,到晓啼不歇。
乃知摇落时,众籁自感发。
安得苦吟人,不能为一吷。
秋风动衰草,摵摵响夜月。
其下有鸣蛩,到晓啼不歇。
乃知摇落时,众籁自感发。
安得苦吟人,不能为一吷。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静谧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细微声音的捕捉,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悲凉。开篇“秋风动衰草,摵摵响夜月”两句,以清新的笔触勾勒出秋风中摇曳的草木声响,以及在月光下回荡的虫鸣。"其下有鸣蛩,到晓啼不歇"进一步描绘了那些不眠的昆虫,它们的鸣叫连绵不断直至天明。
诗人随后转向内心感受,“乃知摇落时,众籁自感发”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理解:当万物摇曳而下之时,每一个细小的声音都能触动人的情怀。最后两句“安得苦吟人,不能为一吷”则是诗人对那些无法用语言表达内心苦涩的人们表示出同情和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自然界声音的描绘,以及诗人自身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深邃的哲理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郎若东流水,永逝无还期。
妾若茑萝丝,松折犹逶迤。
三日为君妇,未识君容仪。
含羞侍君疾,但觉心酸悲。
哀风出穗闼,夜夜啼羁雌。
白头自兹始,九死亮不移。
郎有堂上亲,郎有柩下儿。
仰事兼俯育,劳瘁妾不辞。
遂此区区心,愿赴黄泉期。
大运岂遽非,哲人遂云徂!
我见谋国臣,太息无良图!
岂意匹马来,开门纵长驱。
争降何纷然,常恐后至诛!
贤哉二千石,从容捐厥躯!
夫子庄而简,薄官初剖符。
不谓贞松姿,临难表所殊!
独湔嵇绍血,莫污温序须。
我生既已幸,我志宁可渝!
乘舆咫尺间,岂复辞崎岖!
回脰望延津,吁嗟烈丈夫!
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道。
江南何所思,佳人委秋草。
灵衣张空房,流尘积輀旐。
穗帐明月来,岂若平生好!
葱葱玉树枝,凋摧亦已早。
朝为艳阳花,夕暮成枯槁。
人生少得意,得意难竟保。
弃置勿复思,忧伤徒自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