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当庭斫绿瓜,蒲觞聊与酌流霞。
香罗细葛思难到,白海青潮景未斜。
粳稻垂楣同艾叶,扶桑照眼胜榴花。
心知南国音书少,醉听回帆鼓一挝。
五日当庭斫绿瓜,蒲觞聊与酌流霞。
香罗细葛思难到,白海青潮景未斜。
粳稻垂楣同艾叶,扶桑照眼胜榴花。
心知南国音书少,醉听回帆鼓一挝。
这首清代诗人孙元衡的《端午》描绘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和节日氛围。首句“五日当庭斫绿瓜”,写的是端午时节人们在庭院中切绿瓜,准备享用,体现了节日的热闹气氛。次句“蒲觞聊与酌流霞”则描述了以菖蒲制成的酒杯中斟满美酒,与朋友共饮,享受节日的欢乐。
第三句“香罗细葛思难到”,通过香罗和细葛的衣物,暗示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端午佳节更增添了思乡之情。第四句“白海青潮景未斜”则借景抒情,描绘了端午日海边的景色,烘托出节日的清新与宁静。
第五六句“粳稻垂楣同艾叶,扶桑照眼胜榴花”进一步描绘了端午的景象,悬挂的艾叶和鲜艳的榴花与垂下的稻穗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丰收的季节和节日的喜庆。
最后一句“心知南国音书少,醉听回帆鼓一挝”表达了诗人因远离家乡而感到的孤独,只能借酒消愁,期待着从南方归来的船只带来亲友的消息,以鼓声结束,给人留下想象空间。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端午节为背景,融合了节日风俗、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传统文化的深深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