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伯笑海若,小大固殊料。
杂县眩钟鼓,雅音岂不和。
性质阂闻见,俯仰成山河。
深识迈当世,薄俗常见呵。
遐哉怀古心,太息竟何如。
徙薪不及早,爝火能燎原。
羝羊亦解触,乃自撤其藩。
族类既以殊,祸害安忍言。
饥蛟宅深浦,水族无安澜。
猛虎在灌林,百兽多忧患。
前谋已无及,后虑宁复论。
当断不能断,揖盗徒开门。
河伯笑海若,小大固殊料。
杂县眩钟鼓,雅音岂不和。
性质阂闻见,俯仰成山河。
深识迈当世,薄俗常见呵。
遐哉怀古心,太息竟何如。
徙薪不及早,爝火能燎原。
羝羊亦解触,乃自撤其藩。
族类既以殊,祸害安忍言。
饥蛟宅深浦,水族无安澜。
猛虎在灌林,百兽多忧患。
前谋已无及,后虑宁复论。
当断不能断,揖盗徒开门。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陈炽的《感事(其一)》,他通过对比河伯与海若的视角,寓言性地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首句“河伯笑海若,小大固殊料”,以河伯嘲笑海若的渺小,象征着世俗之人对大智慧者的轻视。接下来,“杂县眩钟鼓,雅音岂不和”暗示了繁杂的世俗声音掩盖了真正的和谐之道。
诗人感慨“性质阂闻见,俯仰成山河”,揭示了人们受限于自身的见识,无法理解更高层次的事物。他批评“深识迈当世,薄俗常见呵”,指出当时社会风气的浅薄,贤者常被误解。接着,“遐哉怀古心,太息竟何如”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叹息。
“徙薪不及早,爝火能燎原”运用比喻,警告人们对待隐患应尽早解决,否则可能酿成大祸。“羝羊亦解触,乃自撤其藩”进一步强调自我防护的重要性,即使弱小如羊,也能自我保护。诗人忧虑“族类既以殊,祸害安忍言”,暗示不同群体间的矛盾可能导致灾难。
“饥蛟宅深浦,水族无安澜”描绘了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如同蛟龙出没,带来动荡。“猛虎在灌林,百兽多忧患”则形象地刻画了强权者的威胁,使得众生惶恐。最后,“前谋已无及,后虑宁复论”表达对过去决策失误的遗憾,以及对未来难以预料的担忧。
整首诗以寓言形式,批判了社会的浅薄和危机意识的缺失,呼吁人们要有远见和果断,以免重蹈覆辙。
得失固有命,世人空自劳。
冬温少霜雪,松短没蓬蒿。
孤宦千里远,荣名一旦高。
回看碌碌者,太华与秋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