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遥华墅溯勾吴,花草尘埋迹未芜。
不识苧萝村里女,采茶曾到此间无。
遥遥华墅溯勾吴,花草尘埋迹未芜。
不识苧萝村里女,采茶曾到此间无。
这首诗描绘了对古代华墅的追忆与想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历史的痕迹与自然的美丽。首句“遥遥华墅溯勾吴”以“遥遥”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距离感和历史的深远感,将读者带入一个遥远而神秘的世界。接着,“花草尘埋迹未芜”一句,既赞美了华墅中花草的生机勃勃,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花草虽被尘土覆盖,但其生命力并未消散,依然展现出顽强的生长状态。
后两句“不识苧萝村里女,采茶曾到此间无”,则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华墅中可能存在的历史人物或故事的好奇与探寻。这里提到的“苧萝村女”可能暗指西施,与吴王夫差的故事相关联,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历史文化内涵。诗人似乎在思考,是否曾经有如西施这样的女子,在这片土地上采摘茶叶,留下了属于她们的故事和传说。这种对过往岁月的遐想,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同时也激发了读者对于历史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成功地将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灵动融合在一起,不仅展现了华墅的美丽景色,也蕴含了对历史人物和故事的深深怀念与探索。
径远涧随曲,崖深山渐少。
居然翠一城,四壁立如扫。
天设限仙凡,云生失昏晓。
平生万事懒,登临即轻矫。
山灵知信息,风烟久倾倒。
顾瞻困能仰,汎应习称好。
端居得萧寂,远眺碍孤峭。
乃知方寸间,别有万物表。
未须凌绝顶,胸次青已了。
我在正大初,作吏淅江边。
山城官事少,日放淅江船。
菊潭秋花满,紫稻酿寒泉。
甘腴入小苦,幽光出清妍。
归路踏明月,醉袖风翩翩。
父老遮我留,谓我欲登仙。
一别半山亭,回头馀十年。
江山不可越,目断西南天。
亭亭祠宫桧,郁郁上云雨。
扶持几来年,造物心独苦。
青馀玉川润,根入铁岸古。
虽含栋梁姿,斤斧安得取。
沇洑地中久,骇浪思一鼓。
天柱屹不移,水国奠平土。
乾坤此神物,甲乙存世谱。
濑乡留耳孙,阙里传鼻祖。
秦松徒自污,蜀柏聊共数。
会待十抱成,兹焉重摩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