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天城》
《游天城》全文
元 / 刘因   形式: 古风

径远涧随曲,崖深山渐少。

居然翠一城,四壁立如扫。

天设限仙凡,云生失昏晓。

平生万事懒,登临即轻矫。

山灵知信息,风烟久倾倒。

顾瞻困能仰,汎应习称好。

端居得萧寂,远眺碍孤峭。

乃知方寸间,别有万物表。

未须凌绝顶,胸次青已了。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登山之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之美和内心的感悟。首先,诗人通过“径远涧随曲,崖深山渐少”描绘了山路蜿蜒,溪流曲折,山峰逐渐减少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深远的氛围。接着,“居然翠一城,四壁立如扫”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山林如同一座绿色的城市,四周峭壁如被扫过一般整齐,展现出山林的壮丽与纯净。

“天设限仙凡,云生失昏晓”则表达了山峰之高耸,仿佛是天设的界限,将人间与仙境隔开,云雾缭绕中,时间似乎失去了意义。接下来,“平生万事懒,登临即轻矫”表明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以及在自然面前的轻松与自由感。

“山灵知信息,风烟久倾倒”暗示了山林中的神秘力量,仿佛山灵知晓诗人的到来,风烟为之倾倒。而“顾瞻困能仰,汎应习称好”则表达了诗人对山景的赞叹,即使抬头仰望也感到困难,但心中却充满了喜悦与赞美。

“端居得萧寂,远眺碍孤峭”描述了诗人独处时的宁静与孤独,以及对远方峭壁的凝视。最后,“乃知方寸间,别有万物表”点明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悟,即在有限的空间里,也能感受到无限的世界。而“未须凌绝顶,胸次青已了”则表达了诗人认为无需追求极致的高度,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已经足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登山过程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联系,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作者介绍
刘因

刘因
朝代:元   字:梦吉   号:静修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生辰:1249~1293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猜你喜欢

悼内六首·其三

缥缈音容何处寻,乱山重叠暮云深。

四千里外还家梦,二十年前结发心。

寂寞青灯形对影,萧疏白发泪沾襟。

箧中空有遗书在,把玩不堪成古今。

(0)

□文纪行赠以小步马

洛水西头路,桃花夹岸香。

偏宜红叱拨,小试紫游缰。

雨径沙初软,春山草正长。

杖藜犹过我,此别莫相忘。

(0)

晚至青口

长年困行役,短发易飘零。

世事惊春梦,交亲散晓星。

烧痕侵路黑,柳色夹堤青。

落日明霞底,原情动鹡鸰。

(0)

初夏

好在薰风入舜弦,杨花飞去了三眠。

迎眸新绿初长日,回首残红又隔年。

香满蜜脾蜂翅懒,泥乾画栋燕巢全。

多情无奈春归去,赖是园林煮酒天。

(0)

景贤召予饮以事不果翌日予访景贤值出予开樽尽醉而归留诗戏之

昨朝命我初无兴,今日寻君不在家。

不问主人都饮尽,醉吟倒载黑毡车。

(0)

和景贤赠鹿尾二绝·其一

日暮长杨猎骑归,西风弓硬马初肥。

今年鹿尾休嫌少,且喜君王不合围。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