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其五》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其五》全文
金 / 元好问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我在正大初,作吏淅江边。

山城官事少,日放淅江船。

菊潭秋花满,紫稻酿寒泉。

甘腴入小苦,幽光出清妍。

归路踏明月,醉袖风翩翩。

父老遮我留,谓我欲登仙。

一别半山亭,回头馀十年。

江山不可越,目断西南天。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元好问在金末元初时期,于浙江边为官时的生活情景与心境。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我在正大初,作吏淅江边”点明了时间地点,诗人初任官职,身处浙江之畔。接着“山城官事少,日放淅江船”描述了山城宁静,官务清闲,每日可见船只在江上航行的景象,透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菊潭秋花满,紫稻酿寒泉”两句,诗人以秋天满溢的菊花和用寒泉水酿造的紫色稻米酒,展现了季节之美和生活之乐。这里运用了视觉和味觉的双重描绘,使画面更加生动丰富。

“甘腴入小苦,幽光出清妍”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甘甜与苦涩并存,幽静与美丽共现,体现了人生的复杂与美好。

“归路踏明月,醉袖风翩翩”描绘了诗人归途中的景象,明月当空,醉意朦胧,风中衣袖飘扬,营造了一种浪漫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父老遮我留,谓我欲登仙”一句,父老乡亲拦住诗人,认为他想要成仙,这既是对诗人高尚品格的赞美,也流露出对诗人离去的不舍之情。

“一别半山亭,回头馀十年”表达了诗人与山亭分别后,转眼已过十年的感慨,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深厚交织在一起。

最后,“江山不可越,目断西南天”则是诗人对眼前江山美景的无限眷恋,以及对未来的遥望与期待,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时间与情感的独特感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元好问诗歌创作中的佳作。

作者介绍

元好问
朝代:金

猜你喜欢

李贻教席上留别次韵

诗名此日满儒绅,酒畔重翻楚调频。

归思暗惊红树晚,交情真笑白头新。

飞鸿迹寄千门雪,老骥心驰万里尘。

曾是荆南怀橘客,一杯分我洞庭春。

(0)

贺克温迁居次仲湜太宰韵

长安甲第近何如,却笑承明厌旧庐。

小隐漫求三亩宅,芳邻真拟万金居。

客来吴下多留榻,官滞周南且著书。

老我荆溪空问舍,过从今已十年馀。

(0)

即事用韵荅赵叔鸣进士

赵生淮海士,眉宇温而閒。

宛如九皋禽,独立秋塘湾。

朅来游京国,籍甚名贤关。

胸中烂文字,膏泽曾与颜。

翘材馆阁地,贤俊争追攀。

胡为不见擢,犹滞郎吏间。

青云多捷径,冠盖纷区寰。

谁能澹无事,日眺西城山。

生才必有用,颇笑时人悭。

幽贞子无厌,天道纵好还。

(0)

公乐驿

薄暮抵山驿,高舂辞蓟丘。

青山半衔日,重为行人留。

山中三日行,颇觉怀抱幽。

鸟鸣白云澹,不省人间忧。

简书复驱出,兀兀如拘囚。

自憎牛马走,真作稻粱谋。

何人谐夙尚,为我营莬裘。

(0)

题霸陵缱绻卷用晦弟价俨举人

山巑岏,水潺湲。送子千里道,别易会应难。

酒罢更复酌,尽此杯中欢。

丈夫四方志未了,黄鹄一举天地小。

相逢未可卜何年,后夜月明梦相绕。

(0)

次韵阴佥宪梦游桃源·其二

仙家服食旧通神,不信人间有古人。

前夜梦中如借问,纷纷又过几亡秦。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