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于潜道中》
《于潜道中》全文
宋 / 朱松   形式: 古风

山行厌荦确,理策扶攲危。

绿野三两家,一息知可期。

冉冉晴林端,炊烟袅晴晖。

其民丰且乐,恐是太古遗。

那知都邑间,百索困鞭笞。

繁华今何有,半作道旁羸。

(0)
注释
山行:在山中行走。
荦确:崎岖不平。
理策:扶持着拐杖。
扶攲危:走过险峻。
绿野:绿色田野。
一息:稍作休息。
冉冉:缓缓。
晴晖:晴朗的阳光。
丰且乐:富足快乐。
太古遗:远古遗留。
都邑:都市。
百索:繁重束缚。
道旁羸:路边的疲惫与困顿。
翻译
在山中行走已厌倦崎岖不平,扶持着拐杖走过险峻之路。
绿色田野上稀疏点缀着两三户人家,稍作休息就能期待到达。
阳光透过树林洒下,炊烟袅袅升起,映照着晴朗的天空。
那里的人民生活富足快乐,仿佛是远古时代的遗留。
然而在都市之间,人们却承受着繁重的束缚和鞭策。
昔日的繁华如今何在?多数已在路边的疲惫与困顿中消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行时的所见所感。他厌倦了崎岖不平的山路,但仍坚韧地扶着拐杖前行,期待在前方的绿色田野上找到休息之处。沿途稀疏的三两户人家,让诗人感到片刻的安宁与希望。随着阳光逐渐洒满晴朗的树林,袅袅炊烟与日光交织,展现出田园生活的宁静与丰饶,仿佛回到了远古的理想状态。

然而,诗人转念想到都市间的景象,那里的人们似乎被繁重的束缚和鞭笞所困扰,失去了自然的宁静和快乐。繁华不再,许多人疲惫不堪,如同路边的疲弱者。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朴素乡村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都市生活中压抑与疲惫的忧虑。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色为背景,寓言般地揭示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的追求和现实世界的批判。

作者介绍
朱松

朱松
朝代:宋

朱松(1097一1143)字乔年,号韦斋,朱熹之父,祖籍徐州府萧县人,宋绍圣四年生于徽州婺源(江西婺源),宋绍兴十三年卒于建州城南环溪,葬于崇安五夫里,享年四十六。宋重和元年戊戌登进士,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职,世称吏部郎府君,赠通议大夫,封粤国公,谥献靖祀入圣庙。后因极力反对权相秦桧议和,贬任江西饶州知州(治今鄱阳),未至任病逝。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十三

冶父方丈,了无遮障。拳踢相应,当人不让。

妙转绵绵一脉通,谁知灭却临济宗。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一○八

诸佛降生,鼻直眼横。打与狗吃,据令而行。

流通正法眼,日午打三更。

(0)

送鹿野珍禅友还七闽·其一

共处十年真岁寒,山边水边相盘桓。

拶倒几回扶不起,未尝说著祖师关。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六十八

坐断毗卢顶,超然亘古今。

万缘俱剔脱,一片祖师心。

(0)

送化主·其七

败坏多年笤帚桩,等闲拈起定宗纲。

这些标格天然别,不比诸方孟八郎。

(0)

游静真观

古观门幽寂,来游亦夙缘。

林堪巢老鹤,坛可礼真仙。

秋晚寒生屋,雨深苔印砖。

旧藏多御赐,应识尚留传。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