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厌荦确,理策扶攲危。
绿野三两家,一息知可期。
冉冉晴林端,炊烟袅晴晖。
其民丰且乐,恐是太古遗。
那知都邑间,百索困鞭笞。
繁华今何有,半作道旁羸。
山行厌荦确,理策扶攲危。
绿野三两家,一息知可期。
冉冉晴林端,炊烟袅晴晖。
其民丰且乐,恐是太古遗。
那知都邑间,百索困鞭笞。
繁华今何有,半作道旁羸。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行时的所见所感。他厌倦了崎岖不平的山路,但仍坚韧地扶着拐杖前行,期待在前方的绿色田野上找到休息之处。沿途稀疏的三两户人家,让诗人感到片刻的安宁与希望。随着阳光逐渐洒满晴朗的树林,袅袅炊烟与日光交织,展现出田园生活的宁静与丰饶,仿佛回到了远古的理想状态。
然而,诗人转念想到都市间的景象,那里的人们似乎被繁重的束缚和鞭笞所困扰,失去了自然的宁静和快乐。繁华不再,许多人疲惫不堪,如同路边的疲弱者。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朴素乡村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都市生活中压抑与疲惫的忧虑。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色为背景,寓言般地揭示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的追求和现实世界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