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无起日,草木尽伤悲。
生在太平世,死当离乱时。
南冠流远路,北面幸全尸。
旧客行霜霰,呼天泪湿麾。
大王无起日,草木尽伤悲。
生在太平世,死当离乱时。
南冠流远路,北面幸全尸。
旧客行霜霰,呼天泪湿麾。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汪元量所作,名为《平原郡公赵福王挽章》。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逝去时代和人物的怀念与哀悼,以及对于乱世之中的生灵遭遇深切同情。
首句“大王无起日”,表达了对逝者生前的不幸命运的惋惜。而“草木尽伤悲”则通过自然景物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哀伤。接着,“生在太平世,死当离乱时”表现了作者对于历史沧桑和时代变迁的感慨,以及对逝者在动荡年代中离去的无奈。
“南冠流远路,北面幸全尸”则描绘了一种战乱中的惨状,人们在逃难过程中连最基本的人身安全都无法保障,只能希望保留完整的遗体不被侮辱。这里的“南冠流远路”指的是士人头戴礼冠,在逃亡途中不幸遇难,尸首流离失所。
最后,“旧客行霜霰,呼天泪湿麾”,则是诗人对于逝者生前的往事和自己的哀伤之情的表达。这里的“旧客”指的是过去的朋友或同伴,而“霜霰”象征着寒冷与悲凉。“呼天”则是古人在极度痛苦或悲愤时向苍天哭诉的情形,泪水湿透衣襟,更显得哀伤之情深重。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的哀悼和对乱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历史感悟。